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IPO后经营业绩显著下滑的现象,国内外学者从报表粉饰,盈余管理,股权结构或政治联系的等多方面的角度给予解释。但以往研究都是考察业绩指标在IPO前后的差异,来判断上市公司IPO前是否存在粉饰。该研究方法由于数据单一,缺乏对照性,无法排除行业的自然变动和时间差异,不能直接判定上市公司在IPO前是否存在粉饰行为。另外,由于中国证券市场渐进式的改革、地方政府资源的竞争、证券发行制度安排和上市要求管制等一些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上市公司是通过不同的改造模式来上市的。改造模式的不同,使得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具有不同的“禀赋”,从而造成在IPO前对企业业绩粉饰的行为和程度都会有所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上市后经营业绩下滑的幅度大小。鉴于以往研究的两点不足,本文采用上市公司IPO前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和对应的工业统计数据,通过分析业绩指标ROE和ROA在两个数据库的差别,来直接判别通过不同改造模式上市的公司在IPO前是否存在粉饰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确存在IPO后业绩显著下滑的现象,ROE和ROA在IPO前一年达到最高,然后在IPO当年出现大幅度下降,其后逐年下降。第二,完整改造模式公司ROE和ROA在两个数据库中没有显著差异,故通过完整改造模式上市的公司在IPO前业绩粉饰行为不明显。非完整改造模式公司财务报表中批露的ROE显著高于对应的工业统计数据库,ROA只在IPO前两年发现有较低程度的粉饰。故通过非完整改造模式上市的公司对ROE的粉饰比较明显。第三,非完整改造模式公司IPO后ROE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完整改造模式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IPO前的业绩粉饰是导致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首次通过上市公司两个数据库中业绩数据的横向比较,直接验证出非完整改造模式公司在IPO前对业绩有明显的粉饰行为。该结论对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审核制度,信息批露以及上市模式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