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天生就具备文学的品格。文学独具的魅力理应使语文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堂。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人文性和个体生命意识的缺失。如何使语文课与文学生动浪漫的人文特性相契合,使文学在语文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审美育人功能,这是语文教学亟待深入、系统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学最根本的特点出发,抓住形象和言语在阅读者头脑中的“互译”(即来回转化),在文学理论、关学理论、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读者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心理过程和共同的阅读规律,以期能指导实践中的语文教学。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形象和言语既是文学作品的两大要素,也是阅读者获取文学作品真意的必经之路,同时它们也联系着阅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表象功能和言语抽象功能。因此,对二者及其关系的研究应能够指导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践。 第一部分:“寻言以观象”—文学形象的“具体化”和“整体把握”:读者拿到一篇文学作品时,总要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将抽象的言语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而由言语到形象转化的关键是从语言的表象意义而非概念意义去理解语言。形象既是来自于客观事物的具体,又是蕴涵着作者主观情意的审美实体。因此,由言语到形象的转化可以化解为两步:(一)文学形象的具体化;(二)文学形象的整体把握。读者从对形象的感知、想象,再到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使形象由“确定”走向“不确定”,从而完成文学形象的审美。 第二部分:“得意莫忘言”一文学言语的品味和借鉴:实现由言语到形象的转化并没有完成文学作品的鉴赏,读者必须再经过一次由形象到言语的转化,以此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元符号系统。本文从语文教材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文学言语塑造形象的奥秘,阐述从语言意义、言语意义、表象意义、个性涵义、文化涵义等多角度品味文学言语;并借鉴作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以此培养学生对言语敏锐的感觉,从而实现文学言语的审美。 本文的结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生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但是教师并不是“无为”的,他们应以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特征为“抓手”,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形象与言语的“互译”,从而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