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探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的关注和研究,是哲学界一个永恒而又古老的话题,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人论的起点和落脚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论著,其主要是针对人的本性展开研究,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查证,从新的理论思维和视域来解读并揭示马克思提出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追溯和实践经验、内涵、蕴含的主要思想、所具有的价值,并结合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以及和谐社会构建,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凸显和展现其理论张力与时代价值,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人的类本质理论在当前是同样适用的,仍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就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思想的理论渊源展开分析,并论述该理论的实践基础。其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了普罗泰戈拉、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五个思想家的理论,并对这五大思想渊源逐一进行分析阐述。接下来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主要思想,包括类本质与人的特殊性、自我意识、生产劳动、自我实现这些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分析普遍性和超越性、现实的类对象性、自由自觉的类存在这三大类本质特点。随后阐述了马克思论人的社会本质以及类本质现实化的问题。在上述论证基础上分析人的类本质异化及复归,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同自己、人与人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异化问题。接着分析了人的类本质异化的表现形式、人的类本质异化的原因以及马克思如何给出克服异化回归人的类本质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指明了马克思“人的类本质”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思想超越了前人,尤其是马克思之前的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并指出:马克思类本质思想理论,为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提供了新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对探讨与解决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更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实践层面上,透彻研究马克思类本质理论,有利于更好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利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现象。
其他文献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是胚胎时期致密化过程障碍所致的一种心肌病,表现为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相互交织的深陷窝。超声心动图是诊断LVNC的常用方法,但尚无统一标准
中国地方广电,包括省会城市广电和地级市广电,相对于省级、国家级广电来说,实力较弱,受到的限制更多,它们在有限的地域内播出,要面对省级、国家级广电的竞争,无论从资金上,还是资源上
基于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发展滞后的事实,本文主要对转轨期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及完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本研究旨在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量
针对某发电站一起550kV主变压器直流系统的接地故障,诊断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分析了障发生的原因与过程,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学业压力是中学生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对压力与应对的研究较关注一般生活事件与一般策略,目前出现一种研究趋势,即开始注重某种具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