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增长的物质供给和社会转型中多种社会思潮的交互影响,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社会特征,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行为的消费化倾向也愈来愈强。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正从单纯的艺术品嬗变为艺术消费品,电影审美也在悄然变化。“娱乐化”“无意义”“跟风”不断成为人们评价当下电影的关键词。以致于有人认为,消费社会的到来及其思潮的侵入,是电影美学的灾难。消费社会将消费者的欲求当做生产的原动力,审美接受是电影艺术传播链条的终端,是电影生产的归宿,所以从接受视角分析和讨论电影的变化,更能准确地把握消费社会中电影审美嬗变的动因、过程和结果。现代与后现代因素的博弈,政府的文化控制,三者交互影响形成了电影接受变化的基本场域。在这个场域下,审美接受内容出现了从主体价值到符号价值转移的倾向;审美接受的形式出现了从“模型”到“系列”转移的倾向;审美接受的心理出现了从“物”的消费到“身体”消费的倾向。差异性,这个对传统电影美学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在悄然退步。电影语言的解密程度越来越高,光影背后的神秘在逐渐消失,电影的接受正在“去分化。当代的电影审美也正与传统的审美区分开来,进行着符合这个时代价值和接受特征的重构。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时代所具有的美学范式和审美标准,以及对美的接受和反馈都是不尽相同的,这既是场域功用的体现,又是社会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艺术接受中的体现。消费社会思潮给中国电影受众带来的是“共同性”的减弱和“差异性”的消减。这个“消减”的绝不是消失,因为接受层面的差别是不能也不可能完全被抹平的。特别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层化问题不减反增,社会制度壁垒使阶层间的边界有固化的倾向。“差异性”并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微观了,只是潜在的“差异性”不易被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