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信息宣告对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群效应即市场参与者直接忽视私人信息或摒弃个人的投资理念,盲目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的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趋于一致的现象。这种众多投资者的盲目模仿,往往会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剧烈的波动中,而这与我国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现有文献着重研究各市场、子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市场间羊群行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不同,本文重点研究重大信息宣告对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即探究在重大信息宣告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以及羊群效应是否存在对称性。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的中小投资者,他们缺乏分析股市的有效方法,因此往往会着重关注重大信息并且在其宣告后改变其投资决策。但是由于投资者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投资决策能力较弱、受到盲目从众的心理影响,因此往往在重大信息宣告后股票市场可能会产生比较剧烈的波动和存在比较显著的羊群效应。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最为重要的手段必然受到投资者的格外关注,因此为了探讨不同类别信息发布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及其程度大小,本文将重大信息分为重大政策信息和非政策重大信息,其中政策信息又分为货币政策信息和财政政策信息。显然探究不同类别重大信息宣告后我国股市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对于理解股票价格的波动,推进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选择2012年12月29日至2019年9月30日沪深300指数所有成分股的每日收益率,以及沪深300指数每日收益率为原始数据,运用CCK羊群效应度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存在较为剧烈的羊群效应,且无论是在上升阶段还是在下跌阶段均存在较为剧烈的羊群效应,相比于上升阶段的羊群效应下跌阶段的羊群效应程度更高;2、在重大货币政策信息、重大财政政策信息、重大政策信息和非政策重大信息宣告后我国股票市场均存在较为剧烈的羊群效应;3、当重大货币政策信息、重大财政政策信息、重大政策信息宣告后,股市下跌阶段的羊群效应均比上升阶段的羊群效应更为剧烈,而当非政策重大信息宣告后,股市上升阶段的羊群效应比下跌阶段的羊群效应更为剧烈。本文一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与羊群效应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为重大信息与羊群效应概述主要包括重大信息的定义及其分类,羊群效应的定义、特征,羊群效应的成因及其相关理论模型以及羊群效应的度量模型。第四章至第六章为实证检验部分。其中,第四章主要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第五章主要研究在市场上升阶段及下降阶段是否均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并比较其羊群效应的程度,第六章主要研究了重大货币政策信息、重大财政政策信息、重大政策信息、非政策重大信息宣告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以及各类重大信息宣告后在市场上升阶段和下跌阶段是否均存在羊群效应并比较其羊群效应的程度。第七章为实证检验的结论和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着2014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正式颁布,国内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掀起了我国资本市场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热潮。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统计结果显示,自《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至2019年末以来,共有783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千余份员工持股计划,而每年上市公司发布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均超过80%存在高管参与认购员工持股计划的
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迎来存量时代,一线城市及主要二线城市流动人口聚集,供需关系促使长租公寓市场加速发展,现已成为房地产三级市场的一个新兴行业。随之而来的便是各路资本的涌入,但由于现下长租公寓市场利润率较低、尚处于发展期经营风险较大,传统融资渠道成本较高、规模有限,由此转向租金收益权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ommercial
股票,一个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出现而出现的金融产物,迄今为止,已经有接近400年的历史了,与其同时诞生的还有股份制公司与股票交易所,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于投资者而言,股票与其他种类的投资相比,其投资门槛低,有获利空间,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加入其中,然而风险与收益并存,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众多,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选股策略来降低投资风险,成了众多投资者所渴望的东西。随着近几年机器学习学科以
在欧美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下,“质量”(Quality)已经成为衡量收益率的一种指标。具有信誉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稳定且持续的盈利能力等特征的高质量公司是人们争先恐后的投资对象,价值投资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在中国这种新兴市场,个人投资者众多且投机氛围浓厚的情况下,“质量”是否能够带来相同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A股市场为背景,探寻高质量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否存在溢价效应。以公司价值为投
本文研究侧重于股利偏好与联动性特征角度。根据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般情形来看,当前上市公司比以往更愿意发放股利。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随意的更改,即股利的发放具有延续性,所以一旦某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生变化,突然宣布发放股利时,将会向市场传递显著的信号,并受到各类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投资者将会把股利政策的变化认为其生产经营环境、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会将该上市公司归为长期发放股利的一类,从而该公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任何事物的影响都有两面性,经济金融化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优质企业来说可以很好的解决其融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的高收益也引诱着许多非金融企业将其大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对实体企业的传统
2009年到2018年,A股市场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上涨。2009年到201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99%,2017年相比2016年增加57.27%,是增长最为明显的一年,2018年较2017年增速达6.07%,增速明显放缓。而2019年成为A股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数量首次减少的一年,在2019年A股市场新增202家上市公司的背景下,股权激励数量和实施公司家数的“双降”反映上市公司为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国际资本流入大国转变为国际资本流出大国。越南依靠着其传统的制造业和近年发展较快的服务业与房地产业,逐渐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中瞩目起来,凭借着其人口红利、低价劳动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者设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了新的经济引擎推动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之一,中越投资合作将日益紧密。同时,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需
股权质押近年来在资本市场越来越流行,介于其融资速度较快、融资成本较低等优点,快速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持续活跃,股权质押比例增高趋势明显,据灯塔财经网数据①统计,截止2020年2月11日,A股3700家上市公司中,有304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占比达82.24%,质押的总市值达45377.80亿。而没有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只有657家。在
1980年以来,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不断向民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股权结构中非国有股占比持续上升,然而,在这一主流发展方向下,政府或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股权甚至是控股权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尤其在一些特殊经济时期,收购现象更为频繁,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一些进行了民营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收购甚至控股民营企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例如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采取了对部分重要行业的企业资产收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