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因此,亟需解决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绿色经济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形态。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有利于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亦是实现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考虑环境代价和能源投入的基础上,选取绿色经济效率量化测度绿色经济。然而,对绿色经济效率数据进行分布检验后发现,其主要呈现偏正态分布特征。为了使统计分析结果更加稳健,有必要根据绿色经济效率数据实际分布特征构建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研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具体因素,从而完善我国绿色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发现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可直接作用于绿色经济效率,而环境规制、城市化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则需通过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间接影响绿色经济效率。其次,分别采用Undesirable-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和其增长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发现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整体上呈降低趋势,且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不断递减。最后,验证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数据的偏正态分布特征,并基于此构建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诸多因素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就全国整体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环境规制和城市化水平则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增长。对区域范围而言,绿色经济效率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水平呈正向关系,与西部地区则呈现负向关系。四大经济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均会与产业结构整体水平呈同方向变化。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同程度的抑制了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和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