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作为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组特定人群。本文论述的主体是唐代官方医人群体,分析和研究在整个唐代历史文化背景和医学发展的洪流中,这些医人自决定从事医务工作开始,到最终成为官方医者并以医为生所经历的情况。即对唐代医人的学医与仕进之路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全文分三部分对唐代医人的学医与仕进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唐代医人的学医情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唐代医学发展和唐代统治者对医学高度关注的大环境下,对唐代医人学习医学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究;第二,对唐代官方的医学教育展开讨论,从医学生的选取、学习内容及学制、考试等方面论述了中央到地方的医学教育制度。第二部分,讨论了唐代医人仕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唐代医人仕进目标机构的选择,有中央的太医署、药藏局、尚药局以及地方的医疗机构;第二,唐代医人的仕进途径,分为考试和不考试两种。一般来说,受官方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入官,要经过尚书省的医举考试。另外,民间也有一部分精通医术的医人有机会经通过推荐的方式进入尚书省的考试,实现入官目的。唐代出现了一类较为特殊的医人——医待诏(唐中后期称翰林医官),这类医人因医术才能待诏皇命,无需考试即可入为医官。唐代初期还出现了皇帝直接征召民间名医的情况,只需皇帝一纸诏书就可入官。最后从三个方面对两种仕进途径作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唐代医官的考课和官职迁转问题。唐代医人入官后就算正式进入了官僚系统,也就是开启了仕途。因为官员升迁贬谪的主要依据就是考等的判定,所以唐代对官员的考课十分注重。在唐代考课的制度背景下,对医官的考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并对唐代医官的迁转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医官系统内的迁转,非医官系统和医官系统之间的迁转。文章将唐代医人学习医学,到入为医官,再到医官的迁转串联起来,形成了唐代医人仕进之路的整个过程,可以使人们清楚的了解唐代医人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