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凝聚大学生精神正能量的磁铁。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凝聚大学生力量、增进大学生共识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核心价值观建设背景下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问题研究意义深远。作为研究的起点,首先对选题大学生公正观教育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作了概述。公正的概念,简而言之是公平正义,公是“公共、平等”。“正”就是正义,就是有一个公平的规则,有一个符合公理的规则,有一个大家都能认同、能接受的规则。也就是相关双方中的每一方在权利和义务上均得其所应得和承担其所应承担。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涵,就是教育者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使之接受社会公众认可的公正观念的活动过程。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特征是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公正观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我国对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现通过采用对大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在数据统计基础上,深入分析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对象对于公正的理解不够准确;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理念滞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主体存在短板;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方式方面上缺乏创新;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有待加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理论界对于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研究不足;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脱节;社会价值多元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对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又要选择合适的途径。核心价值观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公正观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示范相结合原则;大学生公正观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实践相结合原则。完善核心价值观建设视角下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途径是: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更新核心价值观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理念;在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挥公正榜样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当代社会思潮;实现思想品德课与学科教学的链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