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戏曲理论大厦规模初具。沈达人提出的戏曲意象美学见解,在业内激起较大反响,获得广泛认同。在张庚的影响下,沈达人观摩大量剧目,通过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的交叉研究,意识到中国的戏曲创作面临窘境,现代戏曲的舞台实践与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处于不平衡的发展态势。面对这种情况,属于古代艺术的戏曲,在现当代必然要进行革新。由此,沈达人立足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嬗变,第一次将“意象”范畴贯穿于现代戏曲美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戏曲创作的立身之本。本文是对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的分析、定位和总结。论文围绕“意象戏曲”这一核心,探讨意象戏曲理论的渊源、创构和价值。《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研究》包括四章:第一章《沈达人学术道路概观》,在阐述沈达人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对沈达人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建设戏曲学术工程“五位一体”的学科框架所作贡献的概述,梳理沈达人历年戏曲述评与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沈达人如何联系舞台实践,从而关注中国古典诗论、画论中意象理论的功用和价值,以及为何要提出意象戏曲理论。第二章《意象戏曲渊源论》,对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学术史的分析和概括,梳理和剖析中国古典诗论、画论中意象形态的流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意象”范畴的跨学科研究考辩为线索,探讨意象戏曲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意象戏曲创构论》,对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构成的剖释和研究,本章基于戏曲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研究视角,尝试用意象戏曲理论探寻戏曲创作与演出中存在的艺术规律,总结出意象戏曲理论在实践上的方法论特性。第四章《意象戏曲价值论》,在立足当今戏曲美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相关时代背景,探讨戏曲意象美学与意象戏曲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总结出沈达人的理论成果在现今戏曲表演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戏曲是不断革新的艺术。同时,中华传统美学的理论形态更不满足于感性经验的总结,而在当代开花结实,不断完善其现代意义。本文对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的总结和探索,既是对沈达人戏曲理论价值的定位和思考,更是为今后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对当下戏曲创作有何借鉴和指导功能提供确实可参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