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中,作者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变异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全心的角度,并且鉴于此论文是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一个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话题,所以此论文也是在交叉学科的研究的一次尝试。论文主要应用了由Craik提出的心理模型理论对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分析。该理论的发展迅速,语言学家Holland et al.对其发展启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心理模型理论是这篇论文进行理论分析的主要依据。根据Holland et al.的说法,心理模型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原则系统,基本原则之间互相竞争来形成更高一层的结构,因此较高一层的结构也可以被看作是原则群组。这篇论文中,作者将语言变异视为心理模型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事件,因此语言变异的心理模型表征与解决问题的情况相似。作者认为在成功建模的过程中,推理机制的作用最大。它可以生成新的原则并且通过重新选择和重组形成原则群组。从认知角度来看,语言变异实际上是新的原则的生成以及原则群组的重新组合。子心理模型结构的变异(相当于Holland et al.的心理模型理论中的原则)是语言变异的内在原因。此研究采用了定性以及定量两种分析方法。研究步骤诸多,其中包括资料的搜集,内省,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材料主要来源于日常会话或书本、杂志和报纸上的书面语言。在对语言变异的认知分析过程中,作者发现语言变异是通过模因来传播的。新出现在的模因有强势模因也有弱势模因,他们会与已经存在的模因相竞争,并且通过赢得竞争来增强自己。当强势模因变的越来越强大,被传播给越来越多的人的时候,他们就获得了存活下来的机会。与此类似,当变异的语言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的时候,它就会存活并且会有一段时期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