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土美育的传播离不开美育资源的挖掘、美育空间的常态化运作以及美育主体的积极参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社区的界限日渐模糊,农村社区的审美教育既有优势也有困难,优势在于对固有资源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困难在于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备,美育空间无法得以有效利用,传播路径单一等都影响着乡土美育传播的最后成效。外桐坞艺术村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中,经历了城中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美育的传播离不开美育资源的挖掘、美育空间的常态化运作以及美育主体的积极参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社区的界限日渐模糊,农村社区的审美教育既有优势也有困难,优势在于对固有资源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困难在于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备,美育空间无法得以有效利用,传播路径单一等都影响着乡土美育传播的最后成效。外桐坞艺术村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中,经历了城中村改造,风情小镇建设,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美育资源及美育空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场域。通过实地调研及走访,研究发现,外桐坞艺术村乡土美育传播路径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风情小镇建设路径,通过基础设施的兴建与改造,打造村民居所与艺术家工作室相融合的村落格局,营造原生态的茶园美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传播提供平台。二是新型产业化路径,通过艺术及茶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旅游业,并引进创意产业形成文化体验为主的良性互动的传播业态。三是互联网传播路径,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传播途径,对外宣传外桐坞的知名度。本文在充分肯定外桐坞艺术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外桐坞在乡土美育传播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及走访对外桐坞艺术村乡土美育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该村开展乡土美育的三大困境。第三部分,从区域联动、高度参与、深度融合三个方面论述了优化乡土美育传播的策略。第四部分,通过美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参与到乡土美育传播的实践中。乡土美育传播的路径多种多样,从论文研究的对象来讲,外桐坞艺术村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村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要经历大多数农村在文化发展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让我们的文化之根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黄公望作为“元四大家”之冠,其绘画风格既代表着元人尚意的高峰,也暗示着对宋末赵孟頫复古主张的继承。“宋画尚法,元画尚意”是人们对宋元绘画的显在认知,但过于迷信这一说法则会将其变成教条而忽略宋画中的意趣和元画中的法度,失去艺术品鉴中的细腻与敏感度。本文将黄公望放置在宋至明清的画史情境中,以“绘画创作论”的视角来考察,撷取相关的史料文献及作品图像中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天池石壁图》轴(
竹编纹样作为竹编艺术之美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在传递图案装饰之美的同时,也呈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和审美追求,是传统活化设计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竹编纹样为研究对象,对其编织技法、创作题材、图案构成、组合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竹编纹样的创作规律和美学内涵。基于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知觉属性,通过对竹编产品案例的分析,论述了竹材独特的纹理、形态组合构成、色彩特征和工艺种类对竹编纹样的影响,探讨其造物意涵;分
新中国在历经艰苦的革命斗争之后建立了崭新的人民政权,并迅速展开一系列围绕新政权的建设活动,重新创造与建构新中国的形象成为此时迫切的要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新中国形象建构中,部队美术在国家意志与人民的诉求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第一次大规模呈现在全国人民大众面前,并随着社会革命要求和政治任务不断变化着表现主题,然而,其中有一条始终贯穿的线索——它的创作原则一直未曾改变,即艺术创作为巩固强化战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黄鹤山人、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其于诗、书、画皆有精深的造诣,与黄子久、倪元镇、吴仲圭并称为元四家,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本文以王蒙的书画为论题,兼及其诗文见解、生平经历、友朋往来,意在透过存世作品以增补对王蒙及元代书画之认识。本文依据传记史料、题画诗、地方志等文献勾勒王蒙一生境遇。又基于对王蒙存世及著录已佚书画的全面整理,辨别考证真伪优劣,藉此探析其生
在研读恽寿平《南田画跋》时,频繁出现在他题跋中的堂伯父“家香山翁”恽向引起了我的关注。恽向(1586-1656)讳本初,字道生,号香山老人,年二十一补常州府学附生,以例贡国子监,居京师三十年不遇。崇祯十七年举贤良方正,除内阁中书,弃官归,之后更名恽向。恽氏后人恽敬《大云山房文稿》提及,“恽氏作画自香山先生始”,恽向是家族中最早进入绘画领域的一员,也是恽氏最重要的画家恽寿平在绘画及画学思想上的老师,
身体作为创作载体一直在不断地延伸,从最初努力地再现身体的艺术创作,到后来出现对身体本身所涵盖的内容的运用,一直被艺术家作为创作出发点,也意味着创作者从再现到表现,从现实到多元语境的拓展。与之前形式地理解身体更深刻的是身体作为创作载体还体现出作者的视角和观念。本文以当今中外几位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呈现她们在这方面的态度与观念。女艺术家把个人成长经历,对审美认同的质疑,反叛姿态的探讨,通过身体来展现她
自18世纪以来,对废墟的寄情一直伴随着现代化的浪潮,这是关于记忆、创伤、种族、灾难、战争等更广泛讨论的一部分。依托于废墟的叙事造就了一大批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他们从废墟中激发出新的审美和敬畏,产生了一种环绕于废墟的美学。本文从当代艺术出发,探讨“废墟”这一主题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几位代表艺术家在不同层面、不同创作手法以及不同历史现场上对“废墟”这一形象的解读,借助“修辞学”的眼光,
二十世纪初,中国美术史的学术模式出现了结构性的转变,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影响。日本汉学家运用各种基础材料,对中国美术史进行了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第一批美术史学者开始尝试着对中国美术史做出新的阐释,从最开始的编译日本资料,到之后运用中国传世的经典材料编写美术史,进而确立了中国现代的美术史研究。这批美术史研究者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建树非凡,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书画的实践
情境的转换对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人们时刻存在于动态之中,人们通过对于周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反馈,从而逐渐在脑中形成一个笼统的对于外界的认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人们通过“观察”这一动作来传递信息并形成认知。但从宏观上来讲,情境才是我们认识形成的根基。尤其对于我们的艺术创作而言,情境更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版画是一门体现人情感的艺术,通过不同的景物和情感来唤起创作者和观者的思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发展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必由之路,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较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的问题,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生命阶段与及不同产权性质下表现出不同特点,研发投入与融资约束的关系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