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语境对记忆整合的影响:来自不同执行功能个体的行为及眼动证据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整合,指通过整合两个或多个独立但是相关的知识片段来实现知识的自我生成。以往已有研究证明这一方式的现实性和有效性。总结以往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大多数的研究是在第一语言(L1)的记忆整合上进行的,但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的获取不只包括第一语言,还包括第二语言(L2)或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结合的方式,即双语。因此将研究从单语语境延伸到双语语境对于研究记忆整合就具有很重要意义。其次,双语语境下的记忆整合涉及不同语言类型信息加工,有研究表明,执行功能在信息加工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在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时,需要执行功能的参与以保证不同类型信息之间转换和加工的精确性。最后,如果双语和执行功能会对记忆整合产生影响,那么他们到底是通过影响记忆整合的编码还是影响记忆整合的提取或是对两者都有影响,进而影响了记忆整合表现呢?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四个实验从记忆整合的编码、提取两方面对记忆整合进行细致的探讨。
  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作为被试群体,首先通过预实验筛选出高、低执行功能者,然后采用分离句子范式,即在学习阶段直接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主干事实,让被试进行学习并整合。
  研究一探究双语语境对不同执行功能的大学生的记忆整合编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双语语境下记忆整合表现差于单语语境下记忆整合表现。对于双语语境下的记忆整合而言,当先呈现中文主干事实时,记忆整合的成绩更好。同时高执行功能组的记忆整合的成绩高于低执行功能组的记忆整合的成绩。
  研究二则把视角从记忆整合的编码转向记忆整合的提取,即双语语境对不同执行功能的大学生的记忆整合提取的影响,以完成对记忆整合这一连续过程的探究。结果表明,双语语境下记忆整合的表现水平低于单语语境下记忆整合的水平,同时高执行功能者的记忆整合表现高于低执行功能者。
  研究三将双语语境下的编码和提取相结合探讨复合双语语境对记忆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主干事实是以何种语言呈现的,整合事实提问语言为中文时,记忆整合的表现更好。同时,无论何种条件高执行功能个体的记忆整合表现都好于低执行功能个体。
  研究四利用眼动仪记录阅读时的眼动轨迹,探究了不同执行功能者在单语、双语语境下记忆整合的内部加工过程,从而发现不同执行功能者在完成单语、双语语境下的记忆整合时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双语语境下的记忆整合的加工过程不同于单语语境,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随着主干事实呈现语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高执行功能组被试的眼动模式优于低执行功能组。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在编码阶段的单语、双语主干事实条件下,均可以发生记忆整合。主干事实的呈现语言会对记忆整合产生影响,当主干事实一以优势语呈现时,记忆整合表现更好。
  (2)经记忆整合得到的新知识,无论以优势语提问还是以第二语言提问都能将信息提取出来。提问语言会对记忆整合产生影响,随着提问语言与编码语言之间切换难度的增加,提取效果越差。
  (3)无论编码过程还是提取过程,高执行功能组在所有语言条件下的整合表现都好于低执行功能组。
其他文献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网络信息碎片化亦应运而生。网络信息碎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话语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深入探讨网络信息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变化,对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网络信息碎片化进行概述。阐释碎片化和网络信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加以论证,提出了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构想,力图以此为优先权制度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优先权制度进行论述:首先,从国内外优先权制度发展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优先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阐述了优先权制度的概念和性质,从概念、特征、性质人手,并且分析比较了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关系,通过介绍优先权制度历史沿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优先权制度的学说及立法例,包
金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与一般概念中的“金钱”不同,心理学研究中的“金钱”更多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而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在文学作品中,金钱一般会被描述成腐蚀人们道德感的恶魔。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金钱对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金钱能激发个体的激情和动力,人们渴望金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满足;也有学者认为金钱
学位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这一行为反过来亦能够使个体更好的融入、适应社会。亲社会行为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储备人才,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大学时期又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了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家庭、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提供参考。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
学位
助人行为指的是一个人自愿的无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不计较回报的道德行为。影响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大部分研究对青少年的助人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情境及个体因素的单独考察,二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共同作用研究较少;在前人的研究中,缺少对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的关注,特别是缺少对情境在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的关注;社会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学位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道德困境都包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事实的(不)确定性不止是控制变量,可能还是解释道德困境问题的关键变量(Christensen&Gomila,2012)。本研究由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概率着手,聚焦于道德困境问题,试图从双方道德理论(theory of dyadic morality,TDM,Schein&Gray,2017)的角度重新解释道德困境中的
学位
在各种文化中,个体都很关注自尊或自我价值。当一个人能够体现自尊时,他/她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这将进一步增强他/她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形成的,个体与周围对象(特别是父母、同龄人)及社会的互动,是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信息来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虽然都是东方国家,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从而,不能保证两国人民具有相同的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她的各种心理
媒体多任务是指同一时间使用不同形式媒体的行为。随着电子产品的轻便化媒体多任务逐渐成为青年人媒体使用的主流趋势。例如在听音乐的同时回微信或者在看电视的同时玩手机。已有研究表明频繁参与媒体多任务对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而认知控制缺陷导致前瞻记忆表现降低。但目前并没有研究探讨媒体多任务对前瞻记忆是否存在影响。鉴于正常的前瞻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所以探讨当今生活中频繁使用媒体多任务对前瞻记忆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