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渗透和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海水与苦咸水淡化、污水处理再回用以及超纯水制备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容易造成膜性能的不可逆下降,制约着反渗透和超滤技术的发展。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亲水性胍类聚合物杀菌材料,并将其成功接枝到反渗透膜及超滤膜表面,有效提高了分离膜的抗有机物污染和抗微生物污染能力。采用熔融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胍类聚合物杀菌剂poly(GHPEI)。通过聚多巴胺(PDA)中间层与poly(GHPEI)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和迈克尔加成反应,将poly(GHPEI)接枝到商品反渗透膜表面,并对改性前后的反渗透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商品PA膜相比,GHPEI-PA改性膜表面亲水性提高,粗糙度降低,在pH=6~7的溶液中膜表面接近中性。经过48小时BSA溶液和SA溶液的污染测试,通量下降率分别为33.8%和28.7%,清洗后的通量恢复率则分别为88.9%和90.3%。另外,GHPEI-PA2%1h改性膜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分别达到98.6%和96.5%,经过极端微生物污染后渗透通量仅下降9.8%。通过长期浸泡后膜表面的XPS分析和抑菌圈实验证明了poly(GHPEI)在膜表面接枝的稳定性。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亲水性杀菌纳米球改性的聚醚砜超滤膜。首先通过PDA将胍类聚合物poly(GHPEI)接枝到二氧化硅纳米球上,形成核壳结构的胍类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球(SNP@PG)。然后将聚醚砜(PES)与SNP@PG共混,配制一定浓度的涂膜液,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与PES膜相比,PES/SNP@PG杂化膜表面亲水性提高,孔径和孔密度增大,使得PES/SNP@PG杂化膜的纯水通量达到PES膜的2.6倍,而BSA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经过3次污染-清洗循环操作后,PES/SNP@PG杂化膜的通量下降百分率仅为21.6%,而第3次清洗后的通量恢复率为84.4%;经过90分钟的大肠杆菌溶液过滤后,PES/SNP@PG杂化膜的渗透通量下降率仅为21.6%且基本能维持稳定。PES/SNP@PG杂化膜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分别达到92.7%和92.0%,而长期浸泡后杀菌率仍能维持在9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