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规模随着经济发展也保持稳步增长,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家庭财富积累的成果。稳步增长的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给资本市场繁荣提供了夯实的基础,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约束,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激发企业活力,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推进。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积累的财富也逐渐增多,要求家庭对持有的财富进行合理化的投资,以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不合理的金融资产配置不仅会使家庭的财富遭受损失,而且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结构错配。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具有理性预期的,由生命周期假说,投资者根据预期一生收入水平作出投资决策的。未来经济形势与家庭的未来劳动收入是密不可分的,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为未来劳动收入增添了变数。在金融市场中,把金融资产的供求看成是独立于投资者预期的外部因素所决定的看法,无疑是不准确的。因此,在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时,应当考虑预期因素。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根据受访者对调查问卷中题目的答案,将家庭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分成三类,分别是对未来经济形势持乐观预期、悲观预期和预期未来经济形势不变。利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与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同时将家庭收入、户主年龄、风险态度、受教育程度、性别、婚姻状况、户籍、家庭规模和所处地区等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分析持有不同的预期会对股市和风险金融市场的参与率以及股票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比例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持不变预期的家庭相比,持有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家庭参与股市投资的概率会显著减小,股票资产的比重显著降低。无论家庭对未来经济形势持何种预期都不会影响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