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影响玉米(Zea mays L.)产量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耐深播玉米品种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具有较强的耐旱性。研究作物耐深播性状的遗传机理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实验室的前期工作通过玉米自交系X178和3681-4构建的F2:3家系,在玉米10号染色体长臂上定位到了一个耐深播相关的主效QTL qMES20-10,并以X178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3F3:4家系。本研究首先通过鉴定100份BC3F3:4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对qMES20-10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高代回交群体和多代自交群体,将qMES20-10定位于10号染色体133.3-136.0 Mb的区间之内。同时,从BC3F3:4家系中筛选出两个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基因富集(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化学刺激的应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对氧化胁迫的应激反应。本研究对玉米耐深播性状遗传位点的精细定位和受深播诱导的相关基因的挖掘为耐深播玉米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和分子生物学信息。叶片是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片形态是理想株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以繁种中发现的一个旱敏感突变体swl3(sensitive to water loss)为材料,该突变体在田间表现出叶片向近轴端卷曲、颜色发白、叶表面变光滑、质地变软等特征。通过测定swl3突变体和B73的光合生理指标,发现swl3光能转换效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B73,叶片温度高于B73,说明SWL3基因可能影响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用swl3分别与B73和Mo17构建了两个F2群体,用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的方法将SWL3基因初步定位在6号染色体107-130 Mb的区间。然后用图位克隆的方法,结合两个群体的定位结果,将SWL3基因定位到两个InDel标记swl3InD13和swl3InD19之间,两个标记在B73参考基因组上(v3版本)的距离为183 Kb,定位区间内共6个候选基因。本研究为swl3突变体基因的克隆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