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制度在国际上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建立,各个国家的养老保险事业拥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基金模式,究其根源分为两类: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与个人缴纳保险金挂钩或者不相关,也就是说有些国家提倡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有些国家提倡全民普惠、人人有份、共享福利。这两类养老保险制度各有利弊,但事实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所以现在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实行混合型养老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险待遇中既有参保人的缴费部分也有政府补贴部分。西安市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根据国家关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政策方向,由人事部将西安市列为全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试点城市展开的。自实施以来,西安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运转良好,在实际管理中能够较为科学的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本市具体情况有的放矢;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动态地调整微观方案,体现出较高的管理水准。当然,在各种宏观与微观因素影响下,西安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正是我们所要探究的事物。养老保险本身存在着“规模效应”,基金规模越大越能起到互助互济的作用,而起步晚、水平低、范围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出现的不足,客观环境限制了我们不可能立刻达到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水平。如何实事求是的分析西安市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社会保险理论解决这些困难,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管理科学在养老保险领域的巨大作用?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我们先对西安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现状予以具体描述,通过总结经验摆出成果与问题并寻找其根源,接着对比内部因素与外部影响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研究,将西安市事业养老保险历年来的数据资料做为有力的论据,推导出本文的观点及思路,并由此提出对西安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今后发展的设想与措施。本文以国内外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发展为切入点,以西安市事业养老保险管理为主要内容,运用历史数据推理比较的方法,对西安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过去进行了剖析,对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西安市在具体事务上的管理方法找出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的新方法、新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