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醇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医药、涂料、卫生用品、化妆品等,又可用于制备乙醛、乙酸、氯乙烷等化工品的化工原料,并且衍生出洗涤剂、农药、香料、涂料等产品的中间体。而乙醇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则可以增加汽油含氧量,使汽油燃烧更充分,乙醇汽油的发展,有望缓解我国目前液体燃料的短缺现状。合成气制乙醇,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符合我国的能源现状,因此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然而事实上合成气制备乙醇,往往伴随着其他副产物例如烃类、甲醇、二甲醚的产生。而如何提高乙醇的选择性,是目前制约合成气制乙醇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来说,合成气制乙醇选择性最高的催化剂是铑基催化剂,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导致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针对浆态床催化剂的特殊要求,本课题组提出了制备催化剂的新方法-完全液相法,前期研究发现用该法制备的铜基合成甲醇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醇选择性。基于这一实验结果,本文在完全液相法制备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基础上,对其改性,使其朝着乙醇选择性高的方向进行。本文考察了碱金属助剂铯、不同的铜源和锌源、热处理结束后不同的放置时间等对乙醇合成的影响。利用H2-TPR, XRD, NH3-TPD, BET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合评价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加入铯金属,对催化剂的转化率和乙醇选择性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Cs是Cu摩尔量为3%时乙醇选择性最高,达到18.3%。,加入金属Cs后催化剂的比表面增大,平均孔径也有所变化,在加入Cs的摩尔量为Cu的3%时,平均孔径最大。2、对比分别置换锌源、置换铜源和同时置换铜源锌源发现单独置换铜源(将硝酸铜换为乙酸铜)时,乙醇选择性最高,达到13.6%,其反应前的催化剂与未替换铜源的反应前催化剂相比,只发现了Cu20,没有其余的Cu物种。其催化剂物相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3、研究发现热处理完成后立刻进行评价的催化剂乙醇最高选择性为5%,并且只持续了一天,而热处理完毕后放置五天的催化剂,乙醇选择性高达24.9%,经过检测发现放置后催化剂中并没有出现单质铜,只有CuO和Cu20,而未放置催化剂是有Cu0存在的,并没有发现高价Cu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