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手术中观察,研究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NVCS)患者颅神经根区(Root Entry/exit Zone, REZ)蛛网膜结构的解剖特征,并分析其与责任血管、临床、影像及预后的关系,进而探讨颅神经压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完善手术方法,改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NVCS病人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在微血管减压术(MVD)中,记录根区蛛网膜构筑形式、责任血管、压迫形式,评价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蛛网膜结构与责任血管、压迫形式、临床症状、神经影像以及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133例颅神经压迫综合征(NVC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三叉神经痛(TN)95例,面肌痉挛(HFS)30例,舌咽神经痛(GPN)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锁孔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并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现神经根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条索存在,蛛网膜条索存在于神经根区与脑干之间、根区与责任血管之间、根区与小脑之间、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神经根区蛛网膜条索构筑形式有:稀疏、牵拉型85例(TN58例,HFS21例,GPN6例);致密、固定型26例(TN18例,HFS7例,GPN1例);被覆型14例(TN12例,HFS1例,GPN1例);束缚型8例(TN7例,HFS1例)。将TN组患者的性别、患侧、年龄、病程、发病年龄、压迫形式、根区蛛网膜构筑形式等与预后进行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患侧、年龄、病程、发病年龄、压迫形式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蛛网膜构筑形式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术中观察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的125例(93.98%),无责任血管的8例(6.02%);95例TN表现为压迫的19例(20.00%),接触的56例(58.95%),贯穿的3例(3.16%),接触、压迫的5例(5.26%),接触、贯穿的4例(4.21%),仅蛛网膜束缚8例(8.42%)。30例HFS表现为压迫的5例(16.67%),接触的16例(53.33%),贯穿的4例(13.33%),接触、压迫的2例(6.67%),接触、贯穿的3例(10.00%)。8例GPN表现为压迫的3例(37.50%),接触的3例(37.50%),接触、压迫的2例(25.00%)。95例TN责任血管表现为:小脑上动脉(SCA)38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10例,岩静脉(PV)10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2例,来源不明动脉(即无名动脉)1例,动静脉混合责任血管型22例,多动脉联合型4例,无明确责任血管型8例;30例HFS责任血管表现为:小脑上动脉(SCA)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18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4例,多动脉联合型5例;8例GPN责任血管表现为:小脑上动脉(SCA)1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1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3例,椎动脉(VA)1例,多动脉联合型2例。30例HFS患者术中电生理监测显示LSR波消失22例(73.33%),LSR波未完全消失8例(26.67%);术中BAEP监测19例(63.33%)Ⅲ—Ⅴ波间期及V波波幅未变化或变化未达警告阈值,11例患者Ⅲ—Ⅴ波间期延长及Ⅴ波波幅降低超过50%,8例停止操作后逐渐恢复正常,3例停止操作后未能完全恢复正常。术后观察95例TN患者术后疗效:痊愈(术后即刻缓解及半年内完全缓解)71例(74.74%);显著缓解19例(20%),部分缓解4例(4.21%);无效或复发1例(1.05%);30例HFS患者术后疗效:即刻缓解(术后当日抽搐消失)24例(80.00%),短期缓解(术后1周内抽搐消失)4例(13.33%),延时缓解(术后半年内恢复)2例(6.67%)。8例GPN患者术后疼痛均即刻消失。术后并发症:95例TN患者术后短期内出现戒断综合征6例(6.32%),听力受损(听力下降和耳鸣)1例(1.05%),术后患侧出现麻木14例(11.58%),其中2例术后出现轻度面瘫。30例HFS患者术后出现听力受损(听力下降和耳鸣)11例(36.67%),其中10例逐渐完全恢复,1例未能完全恢复,术后患侧出现麻木3例(10.00%),其中2例术后出现轻度面瘫。结论1、尽管责任血管压迫颅神经是颅神经压迫综合症的主要病因,但REZ区生理性蛛网膜构筑形式也有重要意义。REZ区生理性蛛网膜结构可以影响责任血管的走向,并将责任血管牵拉固定于REZ区。少部分病人单纯蛛网膜对REZ区的束缚捆绑作用本身可能就是NVCS的病因。2、MVD治疗NVCS疗效优异,术中彻底松解REZ区的蛛网膜结构必不可少,松解蛛网膜解除对REZ区的牵拉、责任血管复位,可能会更进一步的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