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其现代农业的功能突出表现为“生产、生态、生活”等多功能性的特征。中央要求上海每年有1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最低保有量,其中,家庭农场正在逐步发挥上海粮食生产主力军的作用。因此,提升为家庭农场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上海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献挖掘,分析研究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上海家庭农场的现状,发现在亮点频现的状况下仍然大有可为。而根据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对上海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得出未来上海粮食产量将呈现稳中走低的态势。在市政府全面推进发展全市粮食家庭农场的契机下,如何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化服务,更好发挥家庭农场在粮食生产上优势成为关键。因此,试图从理论层面构建针对于上海家庭农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上海典型的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至今近8年,成绩斐然。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整个农业产业链角度为家庭农场提供服务,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首先分析了上海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现实条件、意义,并定性分析了家庭农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必要性。然后在对上海家庭农场目前的现状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松江区家庭农场为典型代表,分析总结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在充分借鉴美国、荷兰、日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并基于科学的分析研究,从产前服务、产中服务、产后服务以及综合服务4个方面对上海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初步构建,并从14个对策路径展开对家庭农场意义的分析以及构建方法,以此作为上海家庭农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架构,与此同时还针对当前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本框架内得到解决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