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额贷款,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是在缺少抵押担保品的情况下向广大低收入人群、个体经营户和微小企业等微小经济体发放信用贷款,小额贷款业务不仅面临很大的风险,业务的开展成本也很高。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小额贷款机构都难以实现自身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小额贷款项目不一定要以营利为目的,但必须注重可持续性。因为要达到1997年华盛顿小额信贷高峰会议所提出来的“2005年惠及1亿家庭”以及千年发展计划中“201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减半”的宏伟目标,仅仅指望外部源源不断地向小额贷款项目注入新的资金是不现实的。依靠财政补贴或慈善机构支持的小额贷款项目绝大多数不具备可持续性,最终也无法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归根结底,财政补贴和公益机构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仅仅通过补贴就能使如此众多的目标人群都获得金融服务。 小额贷款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成本的领域。在各国众多的小额贷款项目中,能够成功实现可持续运作的小额贷款项目并不多见。在国内,这样的项目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小额贷款项目的引进、试点和发展,至今已经10多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在解决广大低收入人群、个体经营户和微小企业等微小经济体融资难问题方面,国内尚缺乏能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如何防范和控制小额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和成本,使小额贷款机构能够达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首先对小额贷款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并就国内外小额贷款实际运作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在全面剖析小额贷款的风险特征和难点的基础上,从信用风险控制技术与组织制度创新等层面分别探讨如何防范和控制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和成本。 在信用风险控制技术层面,本文对小额贷款与公司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普通贷款进行了必要的区别,并分析了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的构成、成本平衡和效率。本文讨论了构建小额贷款信用评分模型的相关原则,并就模型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组织制度创新层面,本文运用民间、企业、政府已有的社会资本和信用资源,发展各类社会信用合作组织,从而实现小额贷款的信用增级,解决无抵押担保给贷款机构带来的信用风险问题。 最后,本文还从到浙江台州地区的实地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出发,论证了以促进小额贷款的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行中小银行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小银行摆脱经营困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额贷款业务的快速推广、弥补金融体系对微小经济体融资服务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