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心房水平存在左向右的分流。由于长期存在左向右分流,可引起慢性右心系统容量负荷过重、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右心室功能。因此,准确评价右心室功能对于AS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方法有超声心动图、CT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及心室造影等,由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便捷、无创伤和无放射损害等优点,成为对右心系统形态、血流及功能进行评估的最便利、有效的首选方法[1]。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有很多,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issue motion annular displacement, TMAD)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相关研究表明TMAD测定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 TAD)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可作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2,3]。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定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TMAD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成功进行介入封堵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常规测量右心室前后径(rightventricular, RV)、右心房左右径(right atrium, RA)、主肺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MPA)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在上述各时间点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①术后不同时间点RA、RV、MPA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不同时间点RVEF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不同时间点T1、Tm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T2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SD封堵治疗术后,随时间推移右心系统结构和功能逐渐改善。2、TMAD技术可用于评估ASD封堵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状况。3、TAD测量方法简便,其中T1、Tm可作为定量评价ASD封堵术前后右心收缩功能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