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趋势、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分析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改革和市场自由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不平等和性别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并推行促进女性就业和性别工资平等的保护政策,劳动力供需不由市场机制调配,收入分配在性别之间较为均等。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在用人和生产决策方面逐渐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女性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出现显著下降,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也逐渐拉大。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各地区由于人力和物质资本、市场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地区间性别工资差距也逐渐趋异。性别平等是体现国家公平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性别平等程度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促进女性积极加入社会再生产活动、缓解人口老龄化与适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对于社会生产率的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性别工资差距广泛存在于各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中,相较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晚,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性别工资差距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性别工资差异的分析,经济学中发展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和歧视理论等诸多理论模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效率决定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均衡的状态下,工资差异由劳动者的能力、生产率差异或工作属性特征异质性所导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反映了生产率,不同劳动者群体的人力资本差异反映出生产率差异,进而形成工资差距;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着重于工作环境或属性特征的差异,认为工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不同工作之间效用差异的补偿;歧视理论包括偏好性歧视理论、统计歧视理论、垄断歧视理论以及市场分割等多个分支,不同理论阐述了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存在的不同原因。有关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现有研究,分析了性别工资差距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变动,衡量了男性与女性的人力资本等特征差异及其造成的工资差距,探究了市场化下性别歧视的程度以及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并研究了性别间职业隔离和职位晋升的差异导致的性别工资差距。已有研究对于理解市场化下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和收入不平等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趋势变动和影响因素方面仍存有争议,对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地区差异的研究尤其缺乏。本文在工资差异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上,采用微观计量方法,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和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等多个微观数据库,研究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15年间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异趋势,在工资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了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探究了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地区间差异。通过多种计量方法解决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为长时段内的性别工资差距的趋势提供了有效估计,基于分解方法分析了工资结构对性别工资差距变动的影响,并以男性和女性的就业结构差异为出发点探究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及其变动的地区间差异。本文基于工资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城镇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基于三种方法矫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分析了中国城镇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趋势变动。自上世纪80年代末,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市场化过程中开始显著下降。由于未工作女性的工资不可观测,基于劳动者样本的收入数据估计的工资方程以及性别工资差距衡量会产生偏差。依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1995至2013年数据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至2015年数据,使用赫克曼选择性偏差矫正法,估计了性别工资收入均值差异,并调整男性和女性的人力资本等特征差异,测算了经调整的性别工资差距净估计值;通过对非劳动者的潜在工资水平进行有条件假设,使用简单插补法和重复插补法提供了性别工资差距的中值估计;使用界限法估计了工资收入中值的上限和下限,基于最低限度的假设,提供了性别工资差距的估计范围。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在1995至2011年间上升。使用赫克曼选择性偏差矫正法估计的性别工资收入均值比率从1995年的93%下降到2011年的79%;应用插补法以工资分布中值估计的性别工资比率由93%降至80%。而近年来性别工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本文的估算结果表明,在矫正偏差之后的性别工资比率在2011至2015年间增加约5个百分点,表明性别工资差距缩小确源于女性相对工资收入的提升。界限法基于最宽松的假设,提供了性别工资中值比率的上界限和下界限。其次,基于就业结构的性别差异,本文探究了性别工资差距的地区差异。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2和2013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变动。现有研究对于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分析不足,并且缺乏性别就业结构角度的分析。本文通过各地区的分行业分析和性别工资差距分解,发现性别的行业分布差异是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在性别行业隔离程度较高的地区较大,并且隔离程度程度增加越快的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越迅速;性别行业隔离程度越高的地区,行业内性别特征回报率差异越大,性别行业隔离扩大了行业内性别特征回报率差异,进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增加;性别的行业隔离程度受地区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在市场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性别行业隔离程度受性别行业歧视的影响也较大。各地区性别行业隔离和性别工资差异的存在一方面映射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性别的行业隔离和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分析表明就业结构对男性和女性相对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也为降低地区性别工资差距、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提供了潜在方案。再者,基于性别工资差距分解法,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2和2013年数据,通过分析男性和女性劳动者的行业分布和行业进入门槛差异,为市场化背景下性别工资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分析表明,性别工资差距随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显著增加,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工资比率在2002至2013年间降幅为8个百分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1世纪初期同行业内人力资本特征等性别差异是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关键,行业进入门槛差异仅可以解释性别工资差距的11.2%;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行业进入门槛的性别差异提升,行业内和行业进入的性别歧视程度增加是市场化过程中性别工资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改革是市场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的性别工资差距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均显著扩大,性别收入比率在2002至2013年间分别下降了5.6%和8.5%。市场化初期,国有单位的性别工资差距主要来自于同行业内男性与女性的可观测特征差异,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行业内歧视的增加成为国有单位性别工资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在非国有单位,行业内性别歧视是性别工资差距形成的关键,影响程度随市场化推进而显著上升。本文分析认为,国有单位性别歧视的增加反映了国有经济的变化,市场化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在通过企业所有制的转变促进非国有单位运营改善及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潜在推动了国有单位的经营变革。最后,基于工资方程模型以及性别工资差距分解,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至2015年数据,从工资结构角度分析了城镇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距变动的影响因素。本章分析证实了特征回报率的变化在改变性别工资差距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尽管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特征的差异倾向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女性的职业变动也倾向于提升女性的相对工资收入,但特征回报率的变动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变化,拉大性别工资差距。对不同时期各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变动的分解结果,反映了性别差异效应和工资结构效应对各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从1989到1997年间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主要来源于高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增加,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中的“天花板”效应,性别差异效应是高收入群体工资差距增加的主要原因;而1997至2009年间性别工资差距的增加主要源于中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增加,特征回报率变动是中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增加的关键;2009至2015年中各收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均出现下降趋势,差距的缩小主要源于中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降低。对各时期性别工资差距变动的分析表明,职业变动拉大了的低收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缩小了高收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认为,职业和特征回报率的变动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动具有关键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已有关于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中,对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处理较为简略。本文采用插补法矫正样本选择性偏差,提供了中国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最新动态的稳健估计。较之以往分析使用的矫正方法,插补法的优点在于假设条件更少,降低了估计方程偏误和特定值偏误所引起的衡量偏差,提高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和准确度。本文研究表明,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异在近几年所呈现的缩小趋势确源于女性收入的实质性提升。第二,回顾性别工资差距地区差异的国内外研究,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很少,国外的研究结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以就业结构的性别差异为出发点,基于性别的行业隔离分析了性别工资差距及其变动的地区间差异。由于就业与收入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男性与女性的就业差异对于性别工资差距具有关键影响。研究发现,在性别行业隔离程度增加越快的地区,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越迅速;性别行业隔离扩大了行业内性别特征回报率差异,进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增加。就笔者所知,本文首次基于就业差异分析性别工资差距的地区差异。第三,本文从就业和特征回报率的角度分析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动,发现市场化初期阶段女性的职业变动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但在随后的时期内却导致了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对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性别工资差距变动进行分析,发现性别间不可观测特征回报率差异的扩大是性别工资差距增加的主要因素,反映出劳动力市场中性别不平等程度的上升。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房价的剧烈下跌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动力。在2008年之后,国外学术界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的经典文献层出不穷。但是,在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时,不能照搬这些有关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框架,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政府具有更强的干预房地产市场及其关联市场的能力;其二,中国特色的土地国有制度
学位
开放是中国经济的鲜明标识。全面开放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全面开放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有关经济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带一路”建设影响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思路框架。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数量、经济增长质量和包容性增长三个层面对共建“
学位
“就业乃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作为人口大国,稳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历来是我国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社会保险目前仍然面临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普遍较高和社保基金收支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的两大困境。面对新冠疫情冲击,社保缴费率降低增加就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收入的提升提供了保障;退休年龄延迟通过增收减
学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采取了“四万亿”刺激措施,实体复苏迎来了“V”型反转,但短期财政刺激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移,近年来进入了“新常态”和“L”型发展阶段。然而,在经济增长“L”型阶段,中国的金融业却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代。2010年中国投资管理业务总规模仅13万亿,到了2020年投资管理行业的总规模就已突破百万亿了。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6.0%上涨至
学位
汇率变动一直是学术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致使国际政治、经济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到破坏,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放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给我国外贸环境带来了严峻考验。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风险,而最常见的是汇率风险。汇率作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交易的中介,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会引起
学位
企业融资困难、信贷配给低效一直是困扰新兴经济体的严峻问题。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国企私企二元经济——为信贷配给这一问题增加了新的困扰。本文从信贷歧视、抵押贷款的角度,探究信贷配给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信贷配给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信贷配给重要的中介,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隐性担保扭曲了银行对于国企贷款风险的判断,这造成了信贷歧视;另一方面,贷款中的抵押品要求降低了银行调查
学位
长期以来,财政和金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认定的“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后者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宏伟目标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财政与金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联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讨论如何建立现代财税金融制度的过程中,财政与金融关系就是一个必须厘
学位
近年来不断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预示着我国经济在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形势下,步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当前,经济发展更注重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改变,增长动力也显现出多元化态势。在这一背景下,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有效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人力资本服务作为一项产业。考虑到我国正全力推动经济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高科技驱动转变,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
学位
适当的制度是使一个国家走向富有的基本前提。现实地看,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安排,以将资本从拥有剩余资金的家庭或企业转移到缺少资金但可进行高效投资的个人或企业为目的的金融体系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或“大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协调功能。因此,拥有一个运转顺畅的金融体系,将资本导向其最能发挥效用的领域应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走向富裕的关键一环。在金融影响经济的众多理论分析中,最为关注一点应该是金融(发
学位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法规、政策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将促进能源转型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力推动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在当前中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