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房价的剧烈下跌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动力。在2008年之后,国外学术界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的经典文献层出不穷。但是,在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时,不能照搬这些有关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框架,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政府具有更强的干预房地产市场及其关联市场的能力;其二,中国特色的土地国有制度使得政府在土地交易市场中具有很强的垄断势力。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土地交易市场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差异,并将这些差异纳入到模型中。自1998年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价飞速上涨,与房价紧密关联的地价在2004年831大限(自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之后也进入了飙升模式,而不断飙升的地价又反向推动了房价的上升。所以,从2016年开始,许多大中城市推出了地价熔断政策(该政策本质上是为土地交易价格设定了一个时变的上界)用以限制地价增速进而达到抑制房价增速的目的,本文的核心内容即是探讨地价熔断政策是否能够限制地价涨幅进而抑制房价上涨?近年来,除去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外,还应当关注到中国经济中并存着如下几个现象:制造业投资增速萎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供应链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企业杠杆率高企与“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因此,基于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上述特征事实,有必要深入探讨房价飙升的内在机理、寻找有效抑制房价飞速上涨的干预政策、分析产业链中行业面临的负向生产率冲击的传染效应以及从罕见灾难与经济危机的视角出发研究不同的企业宏观杠杆率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所以,本文以中国经济中的典型事实为基础,利用实证数据与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探讨了房价上涨的原因(从需求角度关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推升房价的内生机制;从供给角度关注信贷错配推升房价的内生机制),与此同时本文关注了外生危机在产业链中的传染效应;其次,本文探讨了土地交易市场中的地价熔断政策(地价管控)是否能够抑制地价涨幅进而实现抑制房价上涨的目的;最后,本文分析了企业提高其自身的宏观杠杆率对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与经济衰退严重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的第一章简要阐释了研究主题的经济背景与现实意义,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的经典文献,并以此为基石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先从需求侧角度研究了经济不确定性推升房价的内生机制,尔后本章也分析了生产网络结构中负向生产率冲击跨行业的传染效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根本性转变既导致了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又对中国产业链造成了严重的负向冲击。基于前述特征事实,本章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不确定性、生产网络结构与异质性代理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用以探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与产业链的负向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内生机制。本章的研究表明:首先,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增强了家庭持有房地产的需求,房价与地价随之飙升,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上升,这又刺激地方政府增加公共支出。家庭购买房产支出增加挤出了其消费品需求,进而导致各地区的产出下跌。其次,产业链中某一行业的负向技术冲击只能向下游行业传染,而不会向其上游行业传染,且这种传染效应具有一个时期的滞后性,其传染效应的规模随着产业链中行业的间距增大而减小。最后,房产税政策能够抑制房价上涨进而抑制宏观经济中存在的“脱实向虚”现象。第三章从供给侧角度探讨了金融中介在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两者之间的信贷分配如何推升房价的问题。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而私营企业融资难度却逐步加深,本章将此现象称为信贷错配,与该现象并存的是房价的持续攀升,本章针对信贷错配和房价高企的现象构建了一个多部门DSGE模型,以探究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信贷错配推升房价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当金融中介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变紧时,信贷错配现象产生,这表现为金融中介增加地方政府的信贷配置份额,即信贷资源从私营企业流向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公共支出随之上升,从而加深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通过缩减土地供给推升地价,最终拉高了房价,造成房价高企的现象。本章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加强企业贷款监管能够弱化信贷错配现象,即在此情形下金融中介会增加私营企业的信贷配置份额,从而部分抵消资本充足率约束变紧时产生的下拉企业信贷配置份额的力量。与此同时,逆周期税收政策也能够弱化信贷错配现象。第四章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土地交易市场的价格干预政策(即地价熔断政策),深入探讨了在央行不同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地价熔断机制被触发的概率问题,以及地价熔断机制触发后房价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程度的变化。自2016年以来,为了抑制地价增速,我国诸多地方政府对住宅建设用地价格实施管控。同一时段,我国经济系统中的信贷资源存在显著的脱实向虚现象。针对前述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典型事实,本章构建了一个包含随机触发的地价熔断机制的多部门DSGE模型,用以探究地价熔断的偶然性触发机制对信贷配置以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价熔断机制触发与否取决于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当央行紧盯通胀目标时,地价熔断机制会偶然性触发,进而显著抑制住宅建设用地价格的上涨;反之,当央行放弃紧盯通胀目标时,地价熔断机制不会被触发。地价熔断机制被触发后,能够抑制住宅价格的上涨,并且弱化脱实向虚现象,使得信贷资源从房地产部门流向非房地产部门,从而抑制非房地产企业产出的下跌,最终显著提升全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第五章基于当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这一罕见灾难以及防范经济危机等特征事实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代理人的非线性DSGE模型,同时本章在模型中引入了偶然性束紧的信贷约束并通过全局算法求解模型,从而分析了罕见灾难发生时,不同的企业宏观杠杆率以及宏观审慎性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不同的企业宏观杠杆率情形中经济危机的发生概率以及经济危机发生时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本章的研究表明:第一,无论企业是处于高宏观杠杆率情形抑或是处于低宏观杠杆率情形,罕见灾难的发生都降低了企业家在全社会中的金融财富份额,但是高企业杠杆率显著提升了罕见灾难发生时企业家的债务极限,即增强了企业家的负债能力;第二,在罕见灾难发生时且企业处于低杠杆率情形,主要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更小。第三,当经济危机发生时,高杠杆率企业的经济衰退程度更严重;而低杠杆率则会增加经济危机的发生频率。第四,宏观审慎性政策有助于抑制经济衰退,同时改变经济系统中异质性代理人的社会福利所得。第六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启示及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如下几方面:(1)研究视角新颖,开创性地在DSGE模型中引入地价熔断机制。地价熔断机制已经广泛的存在于全国诸多大中城市,但是当前的国内外学术文献中却难以寻找到相关的严谨论述,因此本文是有关地方政府在地价管控领域的开拓性文献。(2)研究观点有所创新。本研究发现了将生产网络结构嵌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所产生的传染效应与文献中常见的将生产网络结构嵌入静态模型中研究所得到的传染效应的结论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在动态模型中产业链中的传染效应具有一个时期的滞后性,其传染效应的规模随着产业链中行业的间距增大而减小。(3)理论模型构建更接近现实情形。先前有关房地产市场的理论文献都只假定在宏观经济系统中只有一个地方政府,抑或假定有连续统个地方政府,但其可以加总为一个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在本研究的模型中,则是直接引入了多个地区,每个地区都包含一个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引入多个地区使得各地区之间的房地产价格是不同的,地价也是不同,这种设定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形,而先前文献中只有一个地区故而只能有一个房价,这一设定与现实情形显然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