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间的关系;2.探索不同BMI等级和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通气情况的影响;3.探索代谢综合征组分是否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并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的其他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01-2017.12年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90例。根据排除标准排除后,纳入249例病例。回顾性分析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COPD病程、饮酒史、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病、高血糖、脂代谢异常、心力衰竭、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生化全套、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各心房、心室舒张期内径)、住院期间呼吸支持技术(鼻导管给氧、BIPAP呼吸机、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给氧、气管插管)等。根据MS(Metabolic Syndrome,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将患者分别纳入COPD不合并任何MS组分组(Normal组)、COPD合并1种MS组分组(Factor 1组),COPD合并2种MS组分组(Factor2组)及COPD合并3种及3种以上MS组分组(Factor 3组),对各组差异、相关性比较分析;根据BMI值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分析各组肺功能间的差异;分析是否有高血糖个体肺功能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组分是否是COPD患者出现II型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及COPD患者出现II型呼吸衰竭的其他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49例COPD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89例COPD不合并任何MS组分,93例COPD合并1种MS组分,43例COPD合并2种MS组分,24例COPD患者合并3种及3种以上MS组分。经t检验、X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后发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BMI、高血压患病率、高血糖患病率、慢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Apo B/Apo A、BNP水平、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进入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MS组分数呈正相关;高低密度脂蛋白、Apo 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MS组分数呈负相关。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MI不同等级肺功能的差异,结果为FVC、FEV1、FEV1/pre、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FVC/pre、FEV1、FEV1/pre、FEV1/FVC总体趋势随BMI增加而增加;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是否存在高血糖的COPD患者肺功能差异,结果为FVC、FVC/pr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Logistic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糖(OR=0.946,95%CI=1.128-5.883,P=0.025)、重度及极重度气流受限(OR=1.783,95%CI=2.124-16.668,P=0.010)、低白蛋白水平(OR=1.106,95%CI=1.225-7.456,P=0.016)是COPD病例发生Ⅱ型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随MS组分增加,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增加医疗及经济负担。2.随MS组分增加的COPD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几率更高,有更大的可能需要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支持。3.随MS组分增加,COP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增加。4.BMI的升高对肺功能来说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血糖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5.高血糖、重度及极重度气流受限、低白蛋白水平是AECOPD患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