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夹层融资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且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自2000年后,这种兼具债和股特性的新型融资工具逐渐在我国资本市场内崭露头角。它的常见形式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分离交易可转债等等。 以往研究多数从融资方式角度入手,研究夹层融资工具如何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但随着企业间的定向夹层融资案例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夹层融资方式实现企业兼并收购。由此可见,夹层融资工具的作用不仅仅是融资。融资公司可以通过设计夹层融资工具,通过动态债务与股权的转换,实现企业兼并收购,以达到改善经营绩效的目的。 因此,笔者试图以企业综合性财务指标作为替代变量,剖析夹层融资与经营绩效以及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通过流动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三个维度,研究夹层融资背景下的企业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并通过股权稀释程度、股东权益保障和可赎回性三维度,研究夹层融资工具对融资结构中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效用。 研究结果表明,夹层融资背景下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而股权制衡度对经营绩效产生负向作用。并且,股权稀释作用对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股东权益保障程度对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针对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三点实践意义。首先通过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验证结果,笔者认为使用该工具的企业,不仅仅需要关注其融资作用,同时需要重视融资表象下隐含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其次,通过验证夹层融资的调节作用,笔者提出了夹层融资工具的契约设计特性。将理论化的契约条款量化为财务指标并得到了验证。最后,通过引入研究模型,为日后研究夹层融资融投双方博弈决策模型提供决策因子。为后续深入研究夹层融资方式下的企业决策模型奠定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