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物理学科被认为是高中阶段最难懂、难学、难教的学科,学生成绩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学科正面临着被弃学、弃选的尴尬境地,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一阶段就过早地放弃了物理学习,进一步加大了成绩分化现象。在高中这一基础教育学段,物理成绩的过度分化,不仅不利于课标中强调的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落实,不利于教师制定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也不利于学校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对成绩分化现象做出描述,对影响成绩分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抑制成绩分化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界定相关概念后,对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的成绩分化现象展开调查。通过分析油田B校2019年高考各科成绩数据,对比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高考成绩分化程度。收集几所学校三届毕业生的物理高考成绩和高一高二年级连续八次物理考试成绩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同一届不同学校学生,同一学校不同届学生、同校同届男女生的成绩样本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等数据分析,调查成绩分化的发展趋势,对物理成绩分化现象做出了描述。同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以及家庭关系、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均值的方差分析,将结果与访谈相结合,得出了以上几个因素对成绩分化现象的影响。本文对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的物理高考成绩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化现象;不同学校同一届学生各阶段成绩分化的程度和分化趋势有所不同,同一学校不同届学生的成绩分化程度和分化趋势不同,但均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和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是成绩分化的两个高峰;男女生成绩分化程度和分化趋势不同,大多数阶段下女生群体的成绩分化程度要高于男生。结合问卷与访谈的调查结果显示: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导致物理成绩分化;家庭关系差异和家长在学习管理上的参与度差异导致成绩分化。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不平等加剧成绩分化,不同学校各因素上的差异影响成绩分化。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优化家庭关系,加强有效沟通;优化分层教学,提倡多元评价;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