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新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从1987年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诞生起,经历了20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已建立54个国家级高新区,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高新区已经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产业结构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成功高新区发展的典型范式。针对我国高新区近些年出现的发展相对缓慢、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建立一套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体系对高新区明确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合有效资源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各高新区政府发现自身竞争力不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产业集群及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原理,从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理论模型。由理论模型解析出评价体系的准则层,通过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对各准则层的指标进行分类确定,从而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主观赋权的G1法和客观赋权的离差最大化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离差平方和最大的原则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的高新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7个典型高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以大连高新区为例提出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发展策略。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产业集群竞争力纳入高新区竞争力评价体系中进行评价,反映了提升高新区竞争力新的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通过各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离差平方和最大来确定主观权重系数a和客观权重系数β,反映了在评价中指标的差异越大,其权重赋值的数值越大的逻辑思路。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级高新区的传统格局正在悄然的改变。成都、西安、杭州等高新区通过集群式的发展使其竞争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体现了产业集群竞争力已逐渐成为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