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TIG电弧双侧作用下电弧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机理是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控制的物理基础。常规的激光-电弧同侧复合焊条件下激光和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同时作用于电弧,难以澄清激光和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在电弧中各自起到的作用。为此,本文建立了激光-TIG电弧双侧焊条件,通过控制激光焊匙孔的穿透程度,系统地分析了电弧中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和激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过程对电弧形态、物理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光谱诊断计算分析激光作用下电弧光谱特征和电子温度、密度分布规律,进而阐释激光对电弧作用的物理机制。  以4mm厚5A06铝合金为试验材料,开展CO2激光和TIG电弧双侧焊试验,采集不同激光功率下典型的电弧形态,分析不同电弧形态的光谱特征,并采用Saha-Boltzmann法计算电弧电子温度,Stark展宽法计算电弧电子密度。发现激光-电弧双侧作用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电弧呈现出弧柱整体收缩、电弧弧根压缩、弧柱整体膨胀三种典型的电弧形态,并对应了典型的光谱特征;通过对不同电弧形态的光谱强度、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变化规律的分析,证明这三种典型的电弧形态分别对应着电弧中无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存在少量光致金属等离子体以及出现大量光致金属等离子体三种情况。  电弧中无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即匙孔未穿透条件下,电弧弧柱出现收缩,但其光谱特征与单电弧相比无明显的差异。采用红外热像仪、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预热条件下的工件温度场进行测量、计算,证明利用激光的体热源加热特点预热工件,可在工件上形成一个温度梯度很大的热斑点,为电弧提供更稳定的阳极斑点,有效地提高了电弧的稳定性;进一步结合工艺试验计算了电弧弧柱收缩时的临界温度梯度值。  当电弧中出现少量光致金属等离子体时,即匙孔刚刚穿透时,电弧弧根明显压缩,此时与单电弧相比,Al、Mg谱线增强,而Ar谱线则减弱。基于光谱测量结果,计算、对比了单电弧和弧根压缩电弧中Al与Ar原子密度比以及Mg与Ar原子密度之比,发现光致金属等离子体主要聚集在电弧弧根,导致此处的电子温度下降,电子密度升高,并从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对电弧电导率和热辐射系数的影响,对弧根电子温度下降这一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研究表明,弧根处形成的光致金属等离子体聚集区为电弧提供更加容易的导电通道是电弧弧根压缩的本质原因。这种电弧可大大提高电弧能量密度,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是激光与电弧之间的理想能量作用机制。  当大量光致金属等离子体从匙孔进入电弧时,形成弧柱膨胀的电弧形态,其金属谱线和Ar谱线均达到最高。光谱测量结果表明光致金属等离子体充满整个弧柱,导致整个电弧的弧柱发生膨胀、电子密度降低。金属等离子体较高的电导率和热辐射系数降低电子温度和光致金属等离子体自身的高温特性,以及激光直接作用于电弧提高电子温度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电弧电子温度与单电弧相差不大。  为了研究激光本身对电弧的影响,基于电弧对激光逆轫致吸收理论的分析,设计了相关物理模拟实验,计算验证激光穿过电弧之后,电子温度、密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激光作用于电弧使得电弧电子温度和密度均升高。  最后,对6mm厚5A06铝合金激光-TIG电弧双侧焊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激光-电弧双侧焊缝成形特征、微观组织以及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激光-电弧双侧焊可以获得成形良好、力学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
其他文献
17世纪以来,清朝统治者在封禁政策和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下,在柳条边和鸭绿江之间保留了大量的森林地带.保留森林区域的目的 之一是通过隔离鸭绿江两岸的居民往来以维持一个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驱动下的政府治理发生何种改变,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当前政府治理的考验集中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后精准扶贫领域的返贫阻断.文章以该领域为切入点,
大气颗粒物及其载带的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与物理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区别显著。暴露误差是指室外固定点位环境
随着频繁的人类活动及高强度的开发,我国地表水源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解决地表水源地污染问题的关键措施,也是保护水源地的强有力手段。随着绵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特别是“5.12”地震后,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随着绵阳市供水需求迅速增加,且饮用水源较单一,城市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的社会风险和安全隐患。随着供水安全性问题的日益突出,突显出运用科学计算方法对燕儿河水库水源地
在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较宽范围的功率,相对较低的工作温度,功率密度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以及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物等优点,而成为电动汽车和便携式应用
随着铺放技术的发展,现有的铺放设备已经能够实现纤维丝束的变角度铺放,使得铺放角度在同一铺层内连续变化。与传统的固定角度铺放相比,先进纤维铺放技术增大了设计的灵活性,能够
吴堡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带,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吴堡县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
2007年国家决定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第三代核电AP1000项目,并确定为国家十六大重点专项之一,而实现该项技术的国产化成为了目前的首要问题,核燃料定位格架的焊接也是其中一项
本论文在介绍目前国内外NOx的排放现状及其排放的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除NOx的方法,以及该技术的使用情况,反应原理,并展望此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以SCR催化剂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两种不同载体成分TiO2与Al2O3复合混捏,制备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和孔体积的催化剂载体,同时并自行开发研究V2O5/TiO2-Al2O3、V2O5-WO3/TiO2-Al2O3、V2O5-W
BiOCl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绿色半导体功能性材料,其化学性质无毒无害,光学性能好,对环境友好且价廉易得。本课题针对BiOCl光催化剂禁带宽度宽(3.56eV)、光生载流子寿命短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可见光响应的纳米结构BiOCl晶体,具有核壳结构的β-NaYF_4:Yb~(3+),Er~(3+)@BiOCl(简写为NYF-Bi)二元复合光催化剂,最后引入rGO为基底材料,制备三元复合光催化剂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