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系统非木材林木产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以四川省宝兴县为例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的非木材林产品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规模毁林和森林退化等综合诱因导致的生态失衡及其衍生的危害与灾难,人类不得不对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及其产品价值进行重新认识。特别在中国林业建设由单纯追求木材生产和经济效益转向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以及森林生态效益为主的重要时期,发展非木材林产品既可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又可充分发掘其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容并促进的森林资源永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本文研究以四川省宝兴县全境生态系统为例,在实地调查和收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PRRA(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方法并结合InVEST模型对宝兴县生境质量和非木材林产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通过收集整理境内土地利用、植被覆盖、道路、人口、森林管理信息等相关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宝兴县生物生境质量综合得分,确定宝兴县生物生境质量空间格局;然后根据宝兴县现有的生境质量与森林管理信息等,确定出宝兴县非木材林产品的潜在可收获量及现实可收获量,进而建立县域非木材林产品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并据此对2005年四川省宝兴县非木材林产品服务功能进行案例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宝兴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为县域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结果:   (1)宝兴县生境质量空间格局为整体生境质量较好,局部受人为干扰较强的区域生境质量较低。宝兴县土地利用方式大多为林地、草地等,农地面积比例相对较低,且道路、居民点等因地形和经济发展限制相对稀少,因此整体受人为干扰不强烈。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牲畜放牧和矿山开采,其次为农业、道路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生境质量相对得分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大溪乡(0.992)>穆坪镇(0.981)>蜂桶寨乡(0.976)>灵关镇(0.975)>五龙乡(0.972)>永富乡(0.963)>陇东镇(0.958)>跷蹊乡(0.948)>明礼乡(0.943)。大溪乡、穆坪镇和蜂桶寨乡的生境质量较高,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存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灵关镇、五龙乡生境质量状况较差;永富乡、跷蹊乡内海拔较高且为草地放牧区域、明礼乡境内矿山开采区域、陇东镇境内农耕区和迹地区域,因此生境质量最差。   (2)宝兴县从非木材林产品潜在可收获相对总量来看,跷蹊乡、永富乡较高,蜂桶寨乡、陇东镇次之,灵关镇、穆坪镇和明礼乡居中,大溪乡和五龙乡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生境质量和适宜非木材林产品生长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从现实可收获相对量来看,灵关镇和跷蹊乡最高,蜂桶寨乡、永富乡、陇东镇次之,明礼乡和穆坪镇居中,五龙乡、大溪乡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现实可收获量考虑了人们对该非木材林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的实现条件。   从非木材林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分析,五龙乡明显高于其他乡镇,为38.50%;其次为大溪乡和灵关镇,分别为22.92%和21.46%;明礼乡和穆坪镇利用率居中,分别为13.03%和12.47%;而蜂桶寨乡、陇东镇、跷蹊乡和永富乡利用率较低,在2.80%到5.83%之间。宝兴县的非木材林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和利用空间,特别是跷蹊乡、永富乡、陇东镇和蜂捅寨乡这些自然条件优越,非木材林产品储量丰富的地区。   (3)由于宝兴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内的非木材林产品的种类极为丰富。调查结果显示,被社区利用的资源主要有野生蔬菜、野生食用菌、中药材资源、蜜源资源等。野菜在县内高山峡谷低海拔区广泛分布,主要采集的包括蕨菜、蕺菜、竹笋等。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跷蹊乡、永富乡、陇东镇、明礼乡等地区,主要采集的包括羊肚菌、鸡枞菌、牛肝菌等。野生中药材在县内所有区域都有分布,包括贝母、天麻等名贵中草药及其它杂药。蜜源资源分布于县内所有区域,主要集中在跷蹊乡、永富乡和蜂桶寨乡。   (4)根据宝兴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现状分析,宝兴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中主要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保护和利用之间存在冲突;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信息和流通渠道.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开发利用不合理;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开展公众意识教育;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森林资源共管机制;合理做好非木材林产品的产业规划;建立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利用的评估与监测体系;制定非木材林产品的采集标准和管理规章等建议。
其他文献
全球现代化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气含氮化合物成倍增长,进而导致全球氮沉降加剧,且沉降量有增无减。氮沉降的增加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然而氮沉降对土壤呼
自从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开启商品化时代以来,转基因作物在全世界的栽植面积疾速扩大,而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风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微生物
本文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的9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花序桉木材生长指标(树高、胸径)、解剖特性(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腔
本刊小学教育教学版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18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注重打通学科界限,与大家一起,跳出学科看教学,并努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遴选出如下话题:  1.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  2. 统编教材分析及其教学;  
期刊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由于不合理采摘,野生刺五加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保护植物。对刺五加进行人工培育、扩繁,是满足人们需求的主要途径,而建立高效的刺五加体细胞发生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体细胞胚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一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世界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前提下,我国也已经加入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