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观察运脾感康颗粒治疗小儿RRTI的临床疗效。2.从网络药理学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角度探讨运脾感康颗粒的药效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方案: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符合西医及中医小儿RRTI诊断的患儿。排除失访、脱落等病例,共43例患儿完成临床试验研究,其中,肺脾气虚证20例,营卫不和证19例,脾虚胃热证4例。纳入患儿分别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周时、治疗2周时、治疗4周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予病情分级评定。所得的数据由双人核对录入Excel,保证准确。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检验,得出统计结果。2.方药机制研究方案:(1)网络药理学研究:选取运脾感康颗粒君药、臣药为代表,即白术、陈皮、枳壳、木香四味中药组成复方,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机制预测。首先在TCMSP数据库筛选复方成分的主要化合物,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得药物靶点信息。之后在 GeneCards、OMIM、TTD、DisGeNet、DRUGBANK 数据库中获取小儿 RRTI 的疾病靶点信息。随后构建PPI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复方成分-RRTI靶点-通路网络。最后查阅文献,结合已有研究和网络数据结果,分析运脾感康颗粒调治小儿RRTI可能的作用机制。(2)非特异性免疫研究:在患儿治疗开始及治疗4周后留取静脉血清,采用ELISA试验检测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发病情况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病情总评分、发病次数、病程时间、病种进行对比,P均<0.05,说明治疗后对于小儿RRTI发病总体情况、发病次数、发病病程、发病病种均有改善。其中显效8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3.02%,显效率18.60%,有效率74.42%,无效率6.98%。20例肺脾气虚证患儿中,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显效率10.00%,有效率80.00%,无效率10%;19例营卫不和证患儿中,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0%,显效率26.32%,有效率68.42%,无效率5.26%;4例脾虚胃热证患儿显效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显效率25%,有效率75%,无效率0%。但样本量较少。(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43例患儿中,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3.02%,显效率72.09%,有效率20.93%,无效率6.98%。20例肺脾气虚证患儿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显效率50.00%,有效率40.00%,无效率10%;19例营卫不和证患儿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0%,显效率89.47%,有效率5.26%,无效率5.26%;4例脾虚胃热证患儿总有效率100%,但样本量较少。对各症状在治疗前、治疗1周时、2周时、4周时进一步进行组内对比:肺脾气虚证候:面黄少华、少气懒言、气短乏力、纳呆食少、自汗易汗均呈现P<0.05,形体消瘦、便溏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①面黄少华在治疗2周、4周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与收益呈正相关;②少气懒言在治疗1周时即有明显改变;③气短乏力在治疗1周、2周时均有明显改变,收益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④纳呆食少在治疗1周、2周时均有明显改变,收益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⑤自汗易汗在治疗1周时就有所减轻。营卫不和证候:恶寒恶风、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证候均呈现P<0.05,说明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①恶寒恶风症状在治疗1周、2周时观测到明显起效;②面色少华在治疗2周时、4周时改善较为显著;③四肢不温在治疗1周即可观测到改善显著;④多汗易汗症状在治疗1周、2周、4周时各个时间段均有显著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改善度总体呈现正相关。脾虚胃热证候:4例患儿纳呆食少、面色少华、口干口渴、口气、大便干结症状均有好转,但因样本量较少,无法对证候积分改变进行显著性判断。2.方药机制研究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提取白术作用靶点194个,陈皮171个,木香129个,枳壳170个。合并后得到复方的靶点342个。根据多个数据库合并筛选获得小儿RRTI靶点2039个。交集靶点最显著的是 SRC、EGFR、MAPK3、AKT1、PIK3CA、PTPN11、VEGFA、JAK2等基因。中药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磷酸化、对外部刺激反应的正调控、对无机物的应答、对激素的应答、造血或淋巴器官发育、对异源刺激的应答、生殖结构发育、腺体发育、对创伤的反馈、水解酶活性正调控等。中药可能参与的生物功能主要包括:蛋白激酶活性、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核受体活性、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磷蛋白结合、激酶结合、血红素结合、丝氨酸水解酶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磷酸酶结合等。中药可能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其次有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Rap1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其中,陈皮、枳壳共有的柚皮素,白术成分14-乙酰-12-千里光酰基-2E,8Z,10E-顺式白术三醇,这两种化合物可能是研究的四味中药调治小儿RRTI的最主要成分,5,7-二羟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二氢色酮、橘皮素、谷甾醇、菜蓟苦素等化合物可能也是重要药效成分。(2)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结果:抗菌肽LL-37因疫情影响,留取血样困难,最终仅留取治疗前血清样本10例,治疗后3例,因治疗后组远小于前组数据,不能根据P<0.05认为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仅能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治疗后存在水平上升的可能,结合LL-37的调控基因信息,运脾感康颗粒在发挥药效时,可能调节了非特异性免疫,需加大样本量验证。研究结论:1.运脾感康颗粒治疗缓解期小儿RRTI,对患儿的疾病发病情况、中医证候情况都有显著的疗效。2.运脾感康颗粒药效的主要机制可能是以多通路,多靶点的形式,调控炎症反应,减轻局部炎症,调节免疫应答,促进免疫功能来治疗小儿R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