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活力的源泉,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长期以来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于一个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创造了近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完成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的庞大群体来说,如果针对它们的信贷约束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不仅中小企业本身的发展没有希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可能面临严重的现实威胁。因此,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机理,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理之策,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我国金融实践领域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试图以建立企业综合信息中心的方式,力求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和抵押难等主要原因所导致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首先,本文简单阐述了国内外一些有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经典理论(主要为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理论),对探索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政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研究文献,并特别对针对这一原因而提出的对策建议方面的文献进行了重点介绍。然后,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信贷约束原因的分析中,通过企业融资景气指数说明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相关数据说明银行信贷是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通过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低的数据分析,说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融资需求满足度低,信贷约束严重;通过银行较大的存贷差数据说明银行信贷约束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缘于银行主观供给意愿差。结合到我国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起银行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高、利润低,是导致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其后,归纳、总结了格莱珉银行无需抵押、担保的创新信贷模式、富国银行高效、低成本的信用评分制度以及我国泰隆商业银行利用“三品三表”等独特信贷模式等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国内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下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的相关对策。最后,以解决本文重点分析的,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信贷约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有效经验,提出建立企业综合信息中心,纾解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促进中小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亮点:主要体现在基于文献整理、国内金融实践问题现状及原因探讨,以及国内外经验借鉴等而提出的针对信息不对称这一融资难的根本原因的政策建议和设想。例如,本文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综合信息中心的设想。中心的企业综合信息数据库以高效、实时的收录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生产或者经营状况的硬指标如水、电、报关表,反映企业盈利、税收、信用状况、生存年限、员工人数、工资、企业资产增减、资产负债率、法人和主要股东的个人信用状况等有利于银行放贷、管理的各种数据,为银行信贷决策和管理提供真实、快捷的依据,以纾解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收益小,银行不愿对其提供贷款,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难题。这些建议和设想都具有操作性强、成本可控而预期收益显著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