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经典著作,以外感热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张仲景继承了中医学早期著作中发热相关理论,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经验,理、法、方、药、煎、服、护紧密结合,详细论述了外感寒邪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伤寒论》涉及最多的一个临床症状。本文在追溯《马王堆医书》、《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发热相关理论与用药的基础上,从《伤寒论》常见发热类型的特点及鉴别、不同证型发热的证候分析与治法方药方面,对《伤寒论》发热辨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基于《伤寒论》,对发热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首先对《伤寒论》成书之前的主要医学著作《马王堆医书》、《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进行查阅研究,探寻仲景认识发热的理论根源,其中尤以《黄帝内经》对发热的论述最为全面。其次对《伤寒论》398 条原文中有关发热的条文进行统计,从发热在仲景原文各篇章的分布、仲景对发热的表述及发热涉及的病位进行分类,全面认识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探讨仲景发热辨证特点及论述发热的意义。再次分析了《伤寒论》中常见的发热类型,不同类型的发热各具有不同的特点,有助于不同发热证型的诊断与治疗。有些发热类型临床表现类似,而病理机制不同,临证应根据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四诊合参,悉心辨别。第四从表证发热、里证发热、半表半里证发热、表里同病发热四方面,结合六经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伤寒论》中不同证型发热的证候特征及病理机制,并补充论述仲景原文中未明文提出发热而临床上有发热表现的证治。第五总结了《伤寒论》发热的治法方药及服药调护与禁忌。仲景对发热的治疗随发热证型的不同而灵活多变,有内服汤、丸、散,有外用刺、灸,有内外并用。仲景亦十分重视服药调护,并提出治疗禁忌。而治疗尤以内服汤药论述最详。治法涉及八法中的汗法、清法、下法、和法、消法、温法、补法,且每法之中又有不同情况。方剂计有 46首,并根据具体情况随证加减,体现了发热治疗的灵活性。最后探讨了《伤寒论》发热论治的现代运用与启示,仲景对发热的治疗,奠定了后世发热性疾病治疗的理论基础,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放化疗后、术后、产后及不明原因发热等,凡见证属《伤寒论》论述发热证型的,均可按仲景六经辨证进行论治。并以甲型 H1N1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辨治为例,探讨《伤寒论》发热论治与新型病毒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的关系。 《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是仲景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学术理论的升华,不仅用于外感疾病,同样可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仲景六经辨证论治,实为百病立法,其方药具有卓越的理论价值与临床适用价值,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辨治。本文从表证发热、里证发热、半表半里证发热、表里同病发热角度分析《伤寒论》发热的辨治,以期为临床辨治各科发热性疾病,特别是现代新疾病谱中发热性疾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