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是进行的脂联素对家禽中骨骼肌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的研究。本试验从“脂肪酸氧化影响脂肪沉积”的方向入手,研究脂联素调控肉鸡骨骼肌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本试验建立肉鸡骨骼肌脂肪异位沉积的活体模型(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脂肪沉积能力的个体、DEX处理)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脂联素的蛋白水平和脂肪氧化情况,来证明脂联素是否调控肉鸡骨骼肌脂肪氧化或沉积。本课题从核酸、蛋白、细胞和组织水平揭示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完善对脂联素影响机体能量分配的认识,为指导家禽生产和改善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肉仔鸡脂联素的时空表达规律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Arbor Acres雄性肉仔鸡112只,自由采食饮水,分别在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49日龄时,随机选取8只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并置于4oC保存。断颈放血处死,分离肝脏、腹脂(腹部加肌胃及肠系膜周围脂肪)、胸肌、腿肌并称重。取腹脂、胸大肌和臀股二头肌。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胸肌、腿肌和腹部脂肪的比重呈增加趋势,而血液中的脂联素含量和肝脏比重呈下降趋势。胸肌和腿肌以及腹部脂肪中的脂联素和受体mRNA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周龄的增加,肉仔鸡的脂肪沉积能力在加强,同时脂联素在脂肪组织的分泌功能、在骨骼肌组织中的作用降低。说明脂联素有可能参与了对肉仔鸡骨骼肌脂肪沉积的调控。试验二:脂联素与肉仔鸡脂肪沉积能力的关系选取42日龄Arbor Acres雄性肉仔鸡45只,编号,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并测定血浆中TG的含量和VLDL的含量。根据TG和VLDL的含量分为根据TG和VLDL的含量进行分组,即高TG和高VLDL组(Fat)和对照组,自由采食和饮水。49日龄时,随机选取8只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并置于4oC保存。断颈放血处死,分离腹脂并称重、取腹脂、胸大肌和臀股二头肌。结果发现,高脂肪组肉鸡的胸肌脂联素及其受体1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鸡组,而高脂肪组的腹脂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血液中脂联素的含量高脂肪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脂联素在骨骼肌中的脂肪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肉鸡身体脂肪含量的增加,具体表现在腹部和胸肌。试验三:脂联素与不同品系家禽脂肪沉积能力的关系我们选择7周龄的蛋鸡和肉鸡各10只采集样品,结果显示,肉鸡的腹脂比重显著比蛋鸡的大,而腹脂中脂联素受体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同时血液中脂联素含量也显著低于蛋鸡。以上结果提示脂联素在骨骼肌中的脂肪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肉鸡身体脂肪含量的增加,具体表现在腹部和胸肌。试验四:地塞米松与不同能量状态下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关系选取60只体重相近的28日龄Arbor Acres雄性肉仔鸡,随机分成2个日粮处理,每个处理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高能日粮;低能日粮。35d时每个日粮处理分别下设2个处理,处理7天,每个重复1只鸡:DEX: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剂量为2.0mg/kg体重;Control: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自由采食和饮水。42日龄时采集样品。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浆并置于4oC保存。断颈放血处死,分离肝脏、腹脂、胸肌、腿肌并称重。取腹脂、胸大肌和臀股二头肌。同时,选取22日龄的肉鸡,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高能日粮和低能日粮,42日龄时采样。结果显示,7天的高低能日粮对肉鸡腹脂、胸腿肌重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而长期的高低能日粮对肉鸡腹脂、胸腿肌重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脂联素可能参与了体内能量的调节。DEX处理后,显著增加了腹脂和肝脏的比重,显著降低了腹脂脂联素mRNA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液脂联素含量,这些结果提示DEX处理后肉仔鸡脂联素的分泌功能降低。DEX导致肉仔鸡胸肌脂联素和受体2的mRNA水平提高。这个结果可能是对血液循环中低脂联素的一个负反馈反应。肉仔鸡骨骼肌的脂肪沉积能力由于DEX的处理而显著增强,说明DEX显著降低了骨骼肌的脂肪酸氧化能力,进而导致脂肪异位沉积的增加。DEX导致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AMP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这进一步说明了骨骼肌的脂肪酸氧化能力显著下降,并且提示脂联素对骨骼肌脂肪代谢的调控可能是通过AMPK-CPT1途径。试验五:脂联素调控鸡成肌细胞脂肪代谢的机制研究分别用DEX和脂联素处理成肌细胞,结果显示用DEX处理后,细胞内脂肪的含量是增加的,并且脂联素的表达量是下降的,AMPK在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PT1的活性有减少的趋势。当用脂联素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的含量是降低的,AMPK的磷酸化水平是增加的,同时添加脂联素也会使成肌细胞CPT1的活性增加。这说明脂联素调节成肌细胞内脂肪代谢的原因可能是:脂联素调控AMPK,从而增加了脂肪酸的氧化,进而减少细胞内脂肪的积累。可能通路为ADPN-AMPK-CP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