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一直都是规划工作者与教育事业发展相联系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教育是民生之根本,在进行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切实的解决教育布局的问题,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规划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多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城乡之间发展差异大,县恰恰是将城乡紧密联系的规划和行政单元。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主要由县级政府进行编制和实施,此类设施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一个规划单元之间也体现较为明显。本文研究在编制县域的教育设施的布局专项规划中,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使相关指标预测的工作趋于更加合理和科学,使规划布局工作更切合实际的开展和实施。本文从研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定义入手,对教育设施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梳理,界定本次研究的教育设施类型。在对县域这一规划单元的研究过程中,引入城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并总结全国-省-市及县域的城镇体系的特征。将与城镇体系相关的部分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现行国家及各省市地区标准规范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提出将单元划分与城镇体系分类相联系的方法,将整个县域按照城镇体系划分的城镇类型进行分层级分类型赋予指标,以构建适宜于县域的指标体系。将以上分析作为研究基础,首先利用各县城市总体规划中城镇体系的划分方式进行层级划分,其次验证按照城镇体系划分规划单元的适宜性。将该县教育数据与城镇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度分析。若显示拟合度高,认为基于城镇体系的划分规划单元的方法在该县是适用的;反之,则认为是该分级方法不适用的该县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工作。最后,构建基于城镇体系的层级划分的“规模及千人指标”体系构成。本文的最后以安徽省桐城市(县级市)为例,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首先进行县域教育设施概况进行分析,其次进行规划单元划分和适宜性检验,将桐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南部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特色镇等五个层次,最后经过现状分析总结、规范对比、合理预测、提出适宜于桐城市的分为中心城区、南部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特色镇五个层级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布局“规模及千人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