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面临巨大转型,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人的需求也随着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的提高而改变,从而更重视对生态环境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中共十八大提出推进“四个全面”以实现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宏观政策,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幸福宜居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新战略、新要求。在此宏观背景下,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响应国家强化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新常态城市转型发展变化要求的切实举措。本设计首先总结了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实践,对国外的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技术措施、技术规范等进行分析,逐步得出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理念与我国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并进一步对国外低影响开发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发展脉络对我国海绵城市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体系,并以深圳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为例介绍了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实践案例。分析得出应结合我国城市特点和居住区排水要求,因地制宜地将低影响开发技术与城市居住区相结合,开展适合我国居住区特点的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其次,从政策、管理、技术三个层面对我国城市居住区雨水系统规划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对我国城市居住区低影响开发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梳理了当前低影响开发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实践案例。然后从居住区场地利用、居住区结构规划、居住区排水系统设计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居住区低影响开发的开发内容进行剖析。进一步在对比分析不同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的基础上,对适合我国居住区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组合系统优化。再次,选取南京江心洲洲岛家园为研究区,根据国家层面海绵城市的控制目标和地方层面雨水管渠的建设标准,设计洲岛家园居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模型,采用基础情景、经济适用型情景和功效最大化情景三种情景进行情景分析,得出低影响开发技术对地表径流和管道流量具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对低影响开发效果评估,得出经济适用型情景和功效最大化情景均满足海绵城市的要求,但当降雨重现期为3年(设计降雨量为71.71mm)时,功效最大化情景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也可以保持在65%以上,突显出其径流总量控制的优势,初步达到南京市新建地区3年一遇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标准。推荐采用功效最大化情景来对洲岛家园居住区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最后,结合海绵城市目标,针对居住区低影响开发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涵盖居住区雨水规划原则、控制目标和雨水利用系统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策略。居住区低影响开发应以开发前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制定高效集约的雨水利用原则和模式,配置合理的点线面消解单元。然后分层次确定居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并进一步在各层次规划上逐步分解居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构建居住区各要素(建筑、道路、绿地、公共场地)协调的雨水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