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9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已基本建立起一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在一些环节上尚不够健全或者是运作机制尚不够科学,导致现有体系下的农村金融的深度和广度均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国情从法制环境、股权结构、监管模式、融资渠道和资源配置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力图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结构顺利转型,从而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本文分三部分展开对“三农”政策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建设的探讨。第一部分是关于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情况的概述;第二部分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过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三部分是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建设的设想和方案。本文提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建设的核心是创新,无论是在法制环境、股权结构、监管模式、融资渠道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都要走出与正规金融不完全一样的道路,这样才能符合非正规金融自身的特性,令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