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60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除3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三代内直系亲属供肾。肾移植前对供受者进行评估。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符合输血原则,供受者间补体依赖性淋巴细胞毒均为阴性,受体群反应性抗体阳性1例。31例采取开放手术取肾,29例采用纯腹腔镜取肾。取左肾56例,取右肾4例,采用抗IL-2Rα链单克隆抗体及甲泼尼龙(MP)诱导者6例,采用多克隆抗T淋巴细胞抗体及甲泼尼龙(MP)免疫诱导1例,单纯采用MP诱导者53例。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波尼松三联方案预防排斥反应。结果供者住院时间为(7.1±1.5)天,取肾前血肌酐(Cr)为(69.4±5.0)umol/L,取肾后第1天、第7天、1个月、3个月以后血肌酐分别为(127.8±19.8)umol/L、(99.4±10.9)umol/L、(76.2±8.1)umol/L、(72.3±10.5)umol/L,虽明显高于取肾前(P<0.05),但除术后第1天少数供者血肌酐高于正常值外,其他仍在正常范围。边缘供者和一般供者取肾前、取肾后第1天、第7天、1个月、3个月血肌酐值分别为(70.6±4.8)umol/L和(68.2±5.1)umol/L、(130.6±24.9)umol/L和(124.7±11.9)umol/L、(100.3±10.9)umol/L和(98.4±10.9)umol/L、(75.7±9.5)umol/L和(76.9±6.5)umol/L、(71.9.7±12.2)umol/L和(72.8±8.6)umol/L,同一时间点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肾热缺血时间为(2.3±1.3)min,冷缺血时间为(172.5±52.7)min,由于腹腔镜取肾所占比例约48%,故供肾热缺血时间较长。其中供肾二次缺血2例。供者术后的并发症有淋巴漏(1例,1.7%)、切口延迟愈合(1例,1.7%),经换药治疗后痊愈。受者最长随访时间达48月,人肾三年存活率为90%。术后急性排斥反应4例(其中移植肾切除2例,逆转2例),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结论活体供肾是安全的;边缘供肾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短期内是安全的;腹腔镜取肾具有创伤轻、痛苦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也是亲属活体肾移植较尸体肾移植的优势;完善的术前评估程序是保障供受者良好预后的关键之一;活体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短,供受者基因相近,人/肾存活率高、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