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33°14′N,104°08′E),采用扫描瞬时取样法对一群数量约为280只(下坪地群)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群的家域利用、食物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白河川金丝猴下坪地群的家域大小为22.13km2。家域大小随季节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夏季(6-8月)的家域最大,为10.25km2,秋季(9-11月)的家域最小,只有6km2。初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主要由猴群食物的季节性变化造成。下坪地猴群对家域中各个地域的利用强度并不相同,猴群偏好于集中利用家域中的某些食物丰富的区域。下坪地群川金丝猴群全年在1990-3198m的海拔带上活动,活动区域的海拔跨度较大,猴群全年活动的平均海拔为2575.3m。猴群活动的海拔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3-5月)活动的平均海拔最低,为2439m,夏季(6-8月)活动的平均海拔最高,平均值为2769m。这可能与猴群主要食物资源在不同季节的海拔分布状况不同有关,研究期间共设置42个20m×20m的植被样方,15个样方是猴群的夜宿地,10个样方是猴群午休的区域,27个样方是取食和途径的区域,包括了猴群活动的所有植被类型和物种,冬春季节树皮/叶柄/茎的可获得性最大,达到平均每月43%,夏秋季节树叶和果实、种子的可获得性最大,分别达到64%和38.7%。研究表明,猴群随食物的可获得性的变化而选择家域利用的区域,不同季节猴群在不同海拔带的植物样方附近活动,这与猴群家域的季节性利用结果相一致。猴群活动的海拔与气候条件并不具有相关性。川金丝猴非常喜欢使用针阔混交林,猴群在这种栖息地类型中的活动时间占所有观察时间的88%,这表明食物资源是影响猴群对栖息地偏好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下坪地群川金丝猴群的食物主要由35个科117种植物组成,食物组成由40种乔木,28种灌木,24种草本,13种藤本,6种真菌,4种松萝,2种寄生类植物组成。取食次数最多的科是蔷薇科,取食次数最多的植物物种是楤木。川金丝猴全年的食物构成如下:成熟叶28.9%,嫩叶25.7%,果实/种子19.1%,树皮/叶柄/茎11.7%,芽/花7.7%,松萝5.9%,真菌0.9%,竹笋0.2%。研究还表明,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随季节变化发生改变:即秋季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多,达到68种,主要取食树叶、果实和种子。冬季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少为40种,主要取食树皮、叶柄和松萝,春夏取食的植物种数分别为58种和61种。川金丝猴春夏两季的主要食物是嫩叶,而果实、种子在白河川金丝猴的秋季食物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此外,发现树叶是川金丝猴的主要食物资源,全年食物组成中树叶占54.3%。取食的食物组成与食物的可获得性呈正相关性(R=0.954,P<0.01),这与前人的研究叶猴的适应策略相似,在喜食食物短缺的冬季,它们选择更多的叶柄和树皮为食,同时它们采食的种类和食物多样性也有相应增加。研究还发现,对其食物贡献率最大的10科植物的比重达到68.3%,而蔷薇科的取食则高达20.4%,表明白河川金丝猴对不同种类的食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以上结果表明,白河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和取食行为受食物资源季节性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