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公务员队伍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公务员服务动机和意识的高低就成为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和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通过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不断增强公务员的服务动机一直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制度最早源于西方,迄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到今天为止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和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公务员激励机制作为公务员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历史也有近五十年,在增强公务员服务动机、提高政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建立的,至今也不过短短二十年,还不是很健全,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不能积极回应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出现了许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其中的突出问题是“庸懒散”等“无为”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形象。因此,科学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积极应对“庸懒散”等“无为”现象,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是以公务员“庸懒散”等“无为”现象为研究对象,立足党的十八大以后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通过对激励机制一般理论的阐述,介绍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借鉴其经验,分析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公务员激励理念的革新、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励方法的创新、激励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治理公务员“无为”现象,实现从“无为”向“有为”转变的较为具体、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