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丫叉法”是指句中字词、意思交叉排列、叙述的一种修辞法,常用字母序列ABB’A’及其变体ABCB’A’表示。这一术语常用于表征含有ABB’A’顺序排列的四词组合,亦可表示以此种排列形成的更多字词组合,如ABCC’B’A’或ABCDC’B’A’,依此类推。如扩而广之,丫叉法亦可用于一整篇文章、一首诗歌和一部小说等文学形式之中,此时一般将“丫叉法”称之为“丫叉结构”。本文认为柯尔律治《古舟子咏》一诗中以丫叉结构写成并致力于探讨这一结构。柯尔律治在这首诗中很可能无意识地使用了丫叉结构;即便如此,无意识地成功运用该艺术形式也绝非偶然,这正是他重视诗歌的艺术美、崇尚诗歌的圆形美感的有意识的结果。柯氏认为平衡的状态是一首好诗所能企及的,而丫叉结构以其平衡的结构配合完成诗中主客观相对力量的和解,同时亦有助于想象发挥柯氏所谓之“融合”功能,使诗歌达到平衡和谐状态。读者在欣赏《古舟子咏》的丫叉结构时,如“暂时搁置(对现实与文学虚拟世界差别的)疑虑”,或可发现老水手使用此结构正为便于自己讲述:此结构可使老水手易于记忆已讲述过的细节,同时又能快捷地组织即将要讲述的内容。此外,丫叉结构中各元素异同交错,不同的事件发生在同样的背景中,在必要地重复某些重要场景的同时又可产生一种什科洛夫斯基所谓“陌生化”效果,使读者在熟悉的背景中对新鲜的事件尤其难忘。丫叉结构广泛地运用于许多著名长诗之中,如《伊利亚特》、《贝奥武甫》、《失乐园》和《指环与书》等。之所以被众多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纳,归根结底是因为圆形结构能满足人们对简单、对称、和谐、完整等感觉的审美需求,而丫叉结构的回环往复(从A到B,然后从B’到A’)正构成一种圆形结构。正是人类的这一喜好使得作者常在作品中采用该结构,读者亦乐此不疲地欣赏此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