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目的:白黎芦醇苷是虎杖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内毒素休克、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白藜芦醇苷吸收和代谢的规律,为其药理学、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液-液萃取处理血浆样品,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ESI- )、多反应监测(MRM)方式通过LC/MS/MS检测生物样品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2.采用0.5%CMC-Na将白藜芦醇苷制成混悬液,按50、100、300mg/kg的剂量灌胃给于SD大鼠,于给药后10、20、30、60、120、240、360、480、720、960、1440min用乙醚麻醉,下腔静脉采集血样(肝素抗凝),离心10min,移取血浆。(1)取0.25mL血浆,加入内标溶液(400 ng/mL,染料木黄酮)100μL,混匀,加乙酸乙酯2mL,涡流混合1 min,3000 r/min离心,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于浓缩试管中,用于50℃N2吹干,残留物加入50μL甲醇溶解,涡流混合1 min,取10μL进行LC/MS/MS分析。(2)取0.25mL血浆,加入0.2mL葡萄糖醛酸酶溶液(2000 U/mL),置37℃水浴摇床中孵育24h,按(1)方法进行处理和检测。3.建立大鼠原位小肠灌流模型,从十二指肠下5cm左右开始,向下量取10cm左右的小肠节段插管灌流,于灌流10、20、30、40、50、60min接取门静脉侧流出灌流液样本,LC/MS/MS检测白藜芦醇苷及白藜芦醇浓度,同时采用葡萄糖醛酸酶处理样品,LC/MS/MS检测,得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浓度。4.建立原位肝脏灌流模型,药物从门静脉灌入,于灌流10、20、30、40、50、60min接取下腔静侧流出灌流液样本,LC/MS/MS检测白藜芦醇苷及白藜芦醇浓度,同时采用葡萄糖醛酸酶处理样品,得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浓度。结结果:1.以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的峰面积与内标物染料木黄酮的峰面积比分别作为纵坐标,血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浓度做为横坐标做图。测血浆中白藜芦醇苷的典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 = 0.0543x-0.032,γ=0.9999,n=6,线性范围为0.4-200ng/mL,定量下限为0.4ng/mL。检测到血浆中白藜芦醇的典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 = 0.0366x+0.1138,γ=0.9999,n=6,线性范围为0.4-200ng/mL,定量下限为0.4ng/mL。2.白藜芦醇苷在大鼠体内被迅速吸收、代谢,生成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以及白藜芦醇等代谢产物。大鼠灌胃给予50、100、300mg/kg白藜芦醇苷后,白藜芦醇苷的AUC分别为53574、85970、228245 ng?min/mL,t1/2分别为120、185、285min;白藜芦醇的AUC分别为77000、123000、521000 ng?min/mL,t1/2分别为107、301、425min;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的AUC分别为1888000、4560000、11883000 ng?min/mL,t1/2分别为213、496、545min;大鼠灌胃给予100、300mg/kg白藜芦醇甙后,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的AUC分别为268922、1507200 ng?min/mL,t1/2分别为222、202min。大鼠灌胃给予50mg/kg白藜芦醇后,白藜芦醇的AUC为25284 ng?min/mL,t1/2为32min。3.肠道灌流50μmol/L白藜芦醇苷后,白藜芦醇苷被迅速吸收、代谢,生成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以及白藜芦醇等代谢产物。肠道灌流给予白藜芦醇苷,10min血中白藜芦醇的量约是白藜芦醇苷的1.7倍,血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的量约是白藜芦醇苷的4.6倍,血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的量接近白藜芦醇苷的量;肠道灌流50μmol/L白藜芦醇时,血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的量约是白藜芦醇的1.6倍。4.肝脏灌流5μmol/mL白藜芦醇苷后,白藜芦醇苷被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肝脏灌流给予白藜芦醇苷后,10min血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的量约是白藜芦醇苷的0.6倍。肝脏灌流给予5μmol/L白藜芦醇后,10min血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的量约是白藜芦醇的5.7倍。结结论:1.建立的同时检测血浆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具有前处理简单、萃取率高,分析结果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特点。2.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白藜芦醇苷后,白藜芦醇苷迅速吸收入血,吸收入血的白藜芦醇苷的量与给药剂量成正比。白藜芦醇苷在大鼠体内被代谢为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代谢产物的生成量与白藜芦醇苷的剂量成正比。3.白藜芦醇苷在肠道可被代谢为白藜芦醇、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其中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为主要的代谢产物。白藜芦醇在肠道可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4.白藜芦醇苷在肝脏可被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苷及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其中以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为主要的代谢产物。白藜芦醇在肝脏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白藜芦醇。5.白藜芦醇相比,口服白藜芦醇苷不仅吸收好,而且有大量活性代谢产物白藜芦醇生成,因此在疾病防治方面,白藜芦醇苷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