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继发性疾病,多继发于人工流产及子宫内膜切除术后,与不当刮宫以及宫腔内的出血、感染有关。IUA发病的病理机制是由创伤、炎症等引起的子宫内膜纤维化、瘢痕化修复导致上皮和基质细胞的再生障碍。宫腔缺乏内膜覆盖,前后壁相互粘连。目前多数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宫腔内环境的破坏,以及子宫内膜的损伤范围和深度相关。IUA治疗的标准方法是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切除术联合术后应用人工周期刺激子宫内膜的再生。临床资料证实,这种治疗方法可有效的恢复宫腔形态,缓解临床症状,但对重度粘连的患者效果有限,术后往往由于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而导致粘连复发,从而继发闭经、不孕等症状。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子宫内膜中分离出基质和上皮两种类型的干细胞,并认为这种干细胞可能源自于骨髓,而子宫内膜上皮层在月经周期中脱落后的再生有可能是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大多是由于基底层的损伤引起的,基底层是目前被认为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富集的位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发现为子宫内膜损伤修复障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实验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作为种子细胞,采用雌雄性别交叉移植的方法,将种子细胞移植到子宫内膜损伤的小鼠体内,通过对移植后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的SRY (Sex-determining region Y)DNA原位杂交以及病理检测,了解子宫内膜组织中Y染色体的定位以及BMSCs移植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为临床子宫内膜修复障碍所引发的疾病的细胞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初步探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子宫内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纯化扩增,通过细胞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4、CD45、CD90,条件培养液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对所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2.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的制作:用100℃热水导管损伤小鼠“Y”型子宫-侧宫角的子宫内膜制作子宫内膜损伤模型20只,在损伤后6h、48h、7d、14d进行组织取材,每次处死5只,观察小鼠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过程进展。3.模型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SRY阳性细胞的定位以及病理检测:将制作的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小鼠未处理一侧的子宫内膜为自身对照参与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实验组小鼠经宫腔联合尾静脉注射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细胞移植完成后第14天处死小鼠,子宫组织切片HE染色了解实验组、PBS对照组以及自身对照组子宫内膜的修复情况,SRY DNA原位杂交检测三组子宫内膜中SRY阳性细胞表达。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阳性率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条件培养液的诱导下分化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90(88.3%)、CD44(87.9%)表达为阳性,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CD34(3.8%)及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45(2.3%)表达均为阴性;2.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的制作:100℃的热水导管处理小鼠子宫内膜10s,可破坏小鼠子宫内膜上皮层及基质层的正常结构,启动急性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崩解;3.模型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SRY阳性细胞的定位以及病理检测:实验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有SRY阳性细胞定植,呈聚集性,在原损伤部位多见,未处理侧也有散在的SRY阳性细胞。PBS对照组未出现SRY阳性细胞。HE染色实验组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有局部增生的迹象,PBS对照组以纤维化修复多见,局部可恢复正常的子宫内膜结构。4.统计学方法:实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RY细胞的阳性率(93.3%)要高于自身对照组(73.3%)和PBS对照组(15.6%)。实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SRY的阳性率分别与其他两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与PBS对照组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用贴壁筛选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具有增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功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植于正常以及损伤的子宫内膜组织中,并可促进小鼠子宫内膜损伤部位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