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兰瓜隶属于冬甜瓜变种(Var. inodorus),是西北地区甜瓜栽培的主要品种类型之一。由于其产期集中,本地市场容量有限,外销时正值高温季节,在贮运期间腐烂严重。低温贮运可延缓白兰瓜果实的生理衰老,抑制病菌侵染,减少腐烂。但白兰瓜果实对温度敏感,在不适宜的低温下易发生冷害。因此,研究白兰瓜果实低温伤害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白兰瓜低温贮运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兰瓜为试材,研究了白兰瓜果实冷害临界温度和冷害症状发展过程,同时还研究了温度对白兰瓜果实细胞结构和亚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低温下白兰瓜果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酶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低温下白兰瓜果实离子外渗率以及同细胞膜透性的关系;研究了白兰瓜适宜的贮藏温度。 结果表明:8℃是白兰瓜果实冷藏的安全温度,7℃及以下的低温均引起白兰瓜果实不同程度的冷害。品种之间和不同季节长成的产品间在症状出现时间上有差异,冷害发生发展依据外观症状可分为3 个阶段,分别表现为水浸斑、下陷斑和褐变。根据各品种在冷害各阶段表现的特点将白兰瓜果实的冷害症状分为两类。细胞的扁平化是白兰瓜果实低温冷害后在细胞形态学的表现;在亚细胞结构上则表现为细胞壁微纤丝减少,细胞核膜、原生质膜损伤甚至解体,细胞区隔化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代谢紊乱。线粒体对低温的抗性较强。 SOD 的活性随温度(2℃、4℃、7℃、9℃)的降低逐渐降低,冷害温度(2℃、4℃、7℃)下POD 活性在7 天时出现峰值; 21 天时处于冷害温度下的白兰瓜果肉MDA 含量迅速增加,显著高于非冷害温度(9℃)下的果实;冷害温度下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在28 天,冷害温度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冷害温度下的。贮藏低温没有改变白兰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只是含量的多少有所不同,除21 天外,其它各处理均为表现为贮藏温度越低,可溶性糖含量越高。 冷害低温下,细胞膜透性增大与K+、Na+、Ca2+的外渗率呈现显著正相关。K+的外渗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Na+外渗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1 天后贮藏温度越低Na+外渗率越大;Ca2+的外渗率极低,且受贮藏温度和时间影响不大。 8-10℃为白兰瓜果实贮藏的适宜温度,在该温度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品质较好,病害较轻。4-5℃下贮藏的白兰瓜果实发生冷害,影响其贮藏效果、食用品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