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知健脑片组分配伍对拟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理中的“Aβ级联假说”,从Aβ产生的氧化损伤毒性的环节的各个靶点入手,并与神经营养肽APP17进行对比,探讨参知健脑方组分对Aβ的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1.选择参知健脑方组成中药的有效组分(即人参皂苷Rg1、知母皂苷元Sar、芍药苷Pae),首先利用细胞毒性试验确定各组分有效且无毒的作用浓度,再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各个浓度按不同配比组合,通过对正常SH-Y5Y细胞和拟AD细胞模型SH-Y5Y细胞增殖率的观察,比较各组配比组合后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配比组合用于下一步实验。2.用25μmol/L的Aβ25-35孵育SH-Y5Y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分别在6h、24h、48h、72h观察β淀粉样蛋白对于细胞的活性和存活率、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量、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6h和24h细胞内产生的凋亡相关信号转导蛋白Bcl-2、Bax、Caspase-3的变化来观察Aβ产生的神经毒性的作用,在各个时间点分别给予中药有效组分配伍和APP17肽10μmol·L-1,通过与模型组对比观察对Aβ产生的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1.人参皂苷、知母皂苷元、芍药苷三种组分对细胞有增殖作用且无毒的作用浓度分别是人参皂苷(1.5625,3.1256,6.25μg·mL-1)知母皂苷元(6.25,12.5,25μg·mL-1),芍药苷(6.25,12.5,25μg·mL-1),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所得的最佳配比是(人参皂苷1.5625μg·mL-1,知母皂苷元6.25μg·mL-1,芍药苷6.25μg·mL-1)。3.Aβ作用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应,细胞的LDH释放量表现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的趋势。参知健脑方组分组对细胞的存活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对LDH释放量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与APP17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细胞的凋亡率在6h开始升高,至24h达峰值,此后凋亡率又逐渐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始终差异显著。细胞周期表现为细胞被阻抑于G0—G1期的比例增加,S期的比例下降。参知健脑方组分组对细胞的凋亡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细胞周期S期的比例增加,与APP17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细胞内的活性氧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参知健脑方组分组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与APP17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细胞内的凋亡信号转导蛋白Bax和Caspase逐渐增加,而Bcl-2表现为逐渐增加。参知健脑方组分组可以促进Bcl-2表达的增加,促进Bax和Caspase表达减少,与APP17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知健脑方组分对Aβ引起的神经元毒性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Aβ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周期异常有关,同时对凋亡信号转导蛋白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APP17肽的神经营养作用相似。
其他文献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已经被很多文献所证明。但是就电力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及其盈余管理中盈余的调整方向尚未得到证明;并且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以某一年度的截面数据为
分析了煤气发生炉夹套水汽循环系统的结垢原因及危害,对其实施盐酸清洗工艺,效果明显,并提出防垢的主要措施,全面提高煤气发生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一、早期青瓷釉色的化学特征1.现在看到的早期青瓷的釉色东汉青瓷和春秋至西汉原始瓷相比有了重大进步。吸水率只有0.3%,烧成温度约为1260-1310℃。东汉青瓷的产地主要在浙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的突出问题,企业作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观点把环境保护看作是单纯的政府职责,随着公众参与的不断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应如何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估方法也就成了关系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环
在简要介绍了渤海湾曹妃甸11-1/2油田FPSO的工程背景基础上,从油田生产管理者的角度入手,以多元文化多方合作为背景,对该项目在建造、安装和调试期间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团
本文以季冻区道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冻性能及温缩性能为工程背景,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在总结前人关于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冻性能和温缩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试验手段从原材
本文根据山东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发生在本区的96个地震,得到以下结果: 1、由96个地震的直达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分布得出山东地区地壳内具有多层构造的特征。直达波平均
春秋金文處於金文這種出土文獻語料存在歷史時期的中後期,經歷了殷商和西周時期的發展,春秋金文材料無論是從文字系統還是從語言詞彙系統都趨向於成熟,同時,春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