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是发生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较易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ML相关VTE发病率不断提高,危害性较大。但国内外有关ML相关VTE的临床研究资料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0年间收治的4126例初治或复治的M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L相关VTE的发病率,VTE的形成时间、部位,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ML相关VTE的认识,减少漏诊,提高认识,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ML患者共4256例,病理诊断依据Kiel/WHO的分类标准。其中,130例患者因资料不准确、不完整(包括病理诊断不准确;没有接受至少一周期化疗的患者)而被剔出该研究,最终纳入该研究的ML患者共4126例。收集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或IPS评分、ECOG评分、B症状、血栓形成时间、血栓形成部位:基线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型、肌酐、乳酸脱氢酶、B-2微球蛋白、D-二聚体;治疗资料: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中央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SV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 FVC);合并症:近期手术及骨折史、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感染如肺炎或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等。随访以电话及书信为主,载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运用Forward LR法对变量进行筛选。结果:1、4126例ML患者中共293例患者并发VTE,共302次VTE事件发生,ML相关VTE的发病率为7.1%。其中DVT事件235次(77.8%),PE事件57次(18.9%),DVT合并PE事件仅10次(3.3%)。NHL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率为5.7%,HL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率为1.3%。2、上肢和颈部静脉血栓事件共146次,下肢静脉血栓事件共89次,明显低于上肢和颈部静脉血栓。3、48例(16.4%)患者在治疗前发现血栓形成,222例(75.8%)患者的血栓形成发生在化疗的前3个周期治疗期间。4、DVT形成的临床表现:患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皮肤营养状态的改变;PE形成的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然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这些临床表现。5、DVT形成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血管管壁回声增强,内膜粗糙,腔内充满实质性弱或强回声,管径增宽、管腔不规则狭窄;PE形成的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的充盈缺损;肺动脉扩张;血管断面细小、缺支;严重者可伴肺栓塞形成。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化疗方案、感染及D-二聚体与ML相关VTE形成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感染、D-二聚体是ML相关VTE形成的独立预后因素。7、ML并发VTE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63.3%,30.4%;无VTE形成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9个月,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9.6%,98.9%,82.3%。结论:1、ML相关VTE的发病率为7.1%,上肢和颈部静脉血栓形成较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常见。2、ML相关VTE事件在化疗的前3周期中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最高。3、ML相关VTE形成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DVT形成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皮肽营养状态的改变;PE形成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和血氧饱和度下降。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化疗方案、感染及D-二聚体与ML相关VTE形成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感染、D-二聚体是ML相关VTE形成的独立预后因素。5、ML并发VTE形成的预后较差,危害性较大,生存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