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迅速,但饲料资源不足,饲料产品质量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增加饲料生产量,改变现有饲料品质显得及其重要。本研究以豆粕、麸皮、棉粕和玉米粉为原料,以酵母、毛霉、黑曲霉、米曲霉、噬菌蛭弧菌和蕈状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产纤维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优物料组合和菌种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细菌、真菌联合固态发酵适宜的培养条件,通过饲养试验评估固态发酵产品对鲤的促生长作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发酵实验并对测定数据做分析比较,选择出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最佳的物料组合为:豆粕30%、麸皮60%、棉粕5%、玉米粉5%;纤维素酶产生的最优物料组合为:豆粕50%、麸皮50%。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产生的最优菌种组合为:酵母30%、毛霉48%、黑曲霉2%、米曲霉20%,接种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2%。蛋白酶生产最佳的菌种组合是真菌:酵母30%、毛霉48%、黑曲霉2%、米曲霉20%,接种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2%;细菌:噬菌蛭弧菌/蕈状芽孢杆菌=3/2,接种量为发酵物料重量的2%。在确定了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佳物料组合和产蛋白酶的最佳菌种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在37℃,基质中水分为40%,自然pH,经过72 h的培养,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含量最佳。将发酵得到的蛋白饲料以不同比例混合未发酵的饲料对试验鲤进行投喂,每7d测定一次鲤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性(Leucocyt phagocytic activity)、溶菌酶活性(Lysozyme activity),以确定发酵蛋白饲料对鲤是否具有免疫增强效果。试验周期共28d。试验结果表明: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程度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p< 0.05)。本工艺充分的利用了廉价资源,生产的生物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高,同时生产技术简便,设备投入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