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对《资治通鉴》的哲学解读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v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哲学的特质是什么?在海外新儒家看来,道德和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之特质,据此,中国哲学也可以称之为心性哲学或道德哲学。这一判断虽然对中国哲学的某些特点有所阐释,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中国哲学自身脉络出发,得到的只是中国哲学的一些“碎片一。 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发现,自孔子以降,中国哲学各流派其实都在思考“治”的问题。换言之,经世致用,是中国哲学的根本价值旨趣。中国哲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治”之学。只有从“治”的立场思考和研究中国哲学,才能更本真地对中国哲学有所觉解,才会把中国哲学从道德哲学的窠臼中解放出来,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中国哲学。 经考察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史学与哲学都是研究“治”的学问,只不过路向有所不同。打通西方学科人为的史哲分野,对史学著作进行哲学解读,本就应该成为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资治通鉴》传统上被认为是一部史学著作,但其中孕育的哲学思想正是我们认知中国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钥匙。 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治通鉴》进行哲学解读入手,重新鉴别中国哲学特质,扩大中国哲学的研究视野,以全新的角度对中国哲学有所认知。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其本质特征。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由创新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引发和实践的一种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创造性结合的活动。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文化环境,从技术创新设想的产生与形成、技术创新设想的评价与选择到技术创新的研发与应用,无不受到文化的浸润。技术创新的文化建构成为人们关注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象”就是人凭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或现象。“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中国传统“象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中国特定的文化生
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研究是当今法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过去还是现在,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一直非常混乱,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区别和联系更是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