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时期德国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国历史上魏玛共和国(1918—1933)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德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反犹主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在第三帝国时期导致“纳粹屠犹”的重要时期;它既是德国政治动荡经济混乱的窘迫时期,也是前卫文化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本文将这一时期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作为考察的重点。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中德国犹太人最具代表性,他们是各国犹太人中同化程度最高的,但是也是最终结局最为令人扼腕叹息的。魏玛时期,犹太人积极参与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经济方面:犹太人在魏玛时期的德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服装以及零售业中占有优势地位。为了有效的应对经济大危机,犹太人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自救:一方面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开始从事农业、园艺等以前在犹太人中间并不流行的职业;另一方面,犹太人组建社区联合会以及信用合作网络帮助小商人度过难关。政治方面:犹太人取得了完全的公民权,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政党中几乎都可以看到犹太人的身影;此外,犹太人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领导参与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方面:犹太人引领魏玛时期城市文化的潮流,在当时的科学、艺术等领域中都能发现犹太领军人物。根据身份认同的不同,犹太社会内部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同化主义者,犹太教自由派,犹太复国主义者和犹太教保守派。又可以划归为单一身份认同或混合身份认同,其中单一身份认同又可分为单一的德国身份认同和单一犹太身份认同,混合身份认同主要指既认为自己是犹太人又自以为是德国人的自由派。不同身份认同群体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对待犹太复国主义的态度和对反犹主义的应对上。自以为是德国人的犹太人对犹太复国主义反应冷淡,应对反犹主义时也比较消极;犹太身份认同比较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大部分坚决主张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德国犹太人身份认同的形成首先与德意志政府的犹太政策密切相关。政府政策相对宽松时,犹太人就比较倾向于融入主流社会,认同主流社会的文化;但是,当政府政策开始压制犹太人的发展时,犹太人又开始倾向于回归传统。其次,犹太人身份的形成与反犹主义的起伏相关,反犹主义使得一些犹太人谋求脱离犹太社团抹去自己的犹太身份,但同时也强化了犹太人的集体身份认同。第三,犹太人身份认同的形成与主流民族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形成相关。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模糊不清,使得德意志民族认同混乱、难产,导致犹太人不知道该不该将自己当作德国人。犹太人在身份认同上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内部的凝聚力,尤其是大部分犹太人倾向于认同德国,使得他们面对反犹主义时未能统一行动,更未能及时辨别出纳粹政府牺牲、掠夺犹太人以赢得“雅利安”民众支持的企图。
其他文献
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行政执法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一部分,是国家管辖权在海洋上的延伸。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目标之一就是加强专属经济区行政执法,对外国船舶
国内对保罗·欣德米特的研究相对较少,他的作品上演的次数也不多,但是这位二十世纪非常重要的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他的理论著述和音乐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值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发生机理对于科学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立足搜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资
壮族、黎族是两个同根生的民族,他们有着相似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以及审美表现形式。从这两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现在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这两个民族同属百越民族,都是由
针对当前电子商务平台商品推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借助于本体技术和Agent技术,实现基于情境感知的电子商务平台个性化商品的推荐。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情境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
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认真总结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现状,通过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鼓
<正>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诞生于中国入世之初的奇瑞,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美演绎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拓展的奇迹。背景导读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累计出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交通建筑的发展变得更加数据化、智能化。泸州智慧交通的建设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也慢慢找到了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为
左翼作家丘东平在战争叙事中,注意防备"单纯化",其作品主题不是鲜明的而是含混的,其人物形象不是单面的而是多面的,其修辞色彩不是纯洁的而是暧昧的。丘东平防备单纯化的努力
信任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持续良性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从电子商务制度信任的视角构建一个信任制度框架,利用各种具体的制度达到增强电子商务信任的目的。在电子商务制度信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