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大多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化疗是肺癌姑息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在延长。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多,多数患者都面临着病情进展的困扰。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在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实体瘤疗效评价标RECIST标准仍然是肺癌疗效评价的主要依据。RECIST标准不建议单独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疗效评价,要求有影像学检查,尽管既往有很多研究表明,血肿瘤标志物可预测化疗疗效。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转移,分期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报道。本研究是以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及其变化与肿瘤影像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为目的,同时探讨血浆D-二聚体升高与中晚期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是否可以以D-二聚体为基础指导中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且于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化疗前一周内测量血浆D-二聚体,并至少进行了一次疗效评价,按照2000年国际共同制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同时疗效评价的一周内复查血浆D-二聚体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且两次血浆D-二聚体浓度至少一次>0.55mg/L。病人信息通过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先联信息电子病例系统、瑞美科技管理系统记录采集,包括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CT(computed tomography)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测结果。探讨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肺癌疗效评价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应用SPA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连续变量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水准选取P=0.05。结果:(1)本研究收集从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401例,其中男性284例,女性117例;III期67例、IV期334例;256例肺腺癌,65例肺鳞癌,4例腺鳞癌,59例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癌,9例分化差的癌;401例患者第一次血浆D-二聚体值范围为0.14-37.41 mg/L,中位数为1.26 mg/L。复查测得血浆D-二聚体值范围为0.17-35.81 mg/L,中位数为1.40 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化疗前(D1)及疗效评价复测时的(D2)两次数值,在患者性别、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D1、D2在病理分型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其中鳞癌和腺癌、鳞癌与小细胞癌比较P<0.05,且腺癌组的中位数明显高于鳞癌组,小细胞癌组的中位数也高于鳞癌组,提示D1、D2与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的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D1、D2的TNM分期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提示D1、D2与TNM的III期、IV期具有相关性,且IV期患者D1、D2中位数高于III期患者的D1、D2中位数。(2)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化疗近期疗效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分析血浆D-二聚体下降幅度_ΔD(D1-D2)、血浆D-二聚体下降率D-ratio(_ΔD/D1)与化疗近期疗效(PR、SD、PD)的相关性,PR组,SD组患者所测得的_ΔD、D-ratio中位数明显高于PD组,临床获益组患者(PR+SD)所测_ΔD、D-ratio中位数明显高于PD组。结论:(1)本研究表明血浆D-二聚体升高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分期、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分期越晚,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鳞癌与小细胞患者。(2)本研究证明血浆D-二聚体下降与中晚期肺癌的化疗疗效具有相关性(p<0.05),D-二聚体下降幅度越大,下降率越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近期化疗疗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