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城市的基础设施得以提升,城市规模显著拓展,功能结构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存在大量不当的城市建设活动,破坏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蚕食”经历漫长时间逐步形成的城市肌理,打断城市文脉与街巷生活。如何准确把握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发展脉络,发掘其型制特色、空间模式及多元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修复,从而延续城市文脉与社会生活,是本文研究之重点。本文选取肇庆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与城市肌理相关的理论著作,归纳城市肌理的定义、组成、特征,以及历史街区中城市肌理的分类与演化形式,用以指导分析本研究对象的价值与问题所在。其次,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修复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优秀实践案例,总结织补肌理以延续城市文脉、修整肌理以重塑历史风貌、重构肌理以适应时代需求三种修复方法,用以指导本研究对象的修复设计。接着,通过研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总结府前路历史街区所在的肇庆府城的建设历程,结合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进行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演化分析与现状分析,提炼其空间模式,总结其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上位保护规划与街区发展定位,提出修复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的目标、原则及措施,并从保护街道肌理以强化历史格局、更新节点肌理以提升城市活力、修整历史肌理以重塑传统风貌、织补城市肌理以延续历史文脉四个角度,提出府前路历史街区城市肌理修复设计的方法。最后,对论文进行反思与总结,并提出研究之不足与未来之展望。